雖然世界範圍內對高爾夫運動感興趣的的人越來越多,但高階裝置的市場卻在萎縮。1998年的美國市場需求降低了,亞洲經濟危機也給世界範圍內的銷售額帶來了負面影響。另外一個原因是市場已經達到飽和。到1998年,13家生產商的18種超大號杆頭球杆分享了CGC於1991年創立的市場。隨著新技術的先進球杆不斷地上市,球手很難再區分自己球袋裡的球杆和那些新球杆有什麼不同。另外一個問題是,很多球手都會在正常情況下的新購買週期開始之前升級自己的球杆,因此很難保證有新的購買。
競爭
高度競爭的高爾夫裝置行業有很多資金實力雄厚、具有很受歡迎的品牌的大公司,以及具有很流行產品的新公司。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製造商資金實力並不雄厚,不願意在新的、設計出奇的球杆上下賭注。屏是一個例外,產品非常新穎,到1995年已經統治了整個鐵桿市場。然而到1999年,製造商更願意開發獨特的設計。在鐵桿和金屬木杆的分類上,CGC最大的競爭者是泰勒梅德、泰特利斯、壹佰高爾夫(Cobra)和屏。在推杆的分類上,CGC主要與泰特利斯和屏公司競爭(見表1—8中每季度的木杆零售銷售額)。還有來自試圖進入美國市場的日本公司的挑戰,這些日本公司擁有先進的產品。一個行業內部人士說道:
高爾夫行業最大的問題是要有第二方案。很多公司可以推出一種新的球杆然後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當產品週期結束需要新的球杆時,公司卻不能推出更好的產品。
泰勒梅德高爾夫
1997年,泰勒梅德被德國跨國公司所羅門集團(Adidas�Salomon)收購,因此有更強大的經濟實力。泰勒梅德非常注重研發,在1994年生產了創新性的汽泡軸(Bubble Shaft),將球杆的重量集中在外殼,這樣就可以用較小的力量擊出更遠的球。泰勒梅德目標顧客是普通高爾夫球手,1998年的銷售額是億美元。51%以上的銷售額來自木杆、38%來自鐵桿、10%來自配件、1%來自推杆。公司將產品同時賣給俱樂部專賣店和零售店,也會偶爾賣給網路零售商,如1999年向霧虹(Fog Dog)銷售產品。但管理層覺得透過這種分銷渠道維持產品價格水平和形象比較難。這家公司也因持續地透過各種各樣的專案來支援它的零售商出名,如銷售折扣和合作營銷專案。1999年,泰勒梅德的管理層迷失於將公司帶往哪個方向,因此每年都有新產品上市,以試圖維持市場份額。一個零售經理說道:
自從切片面包以來,去年最好的東西算是惟一(Firesole),但今年是超鋼(Supersteel)。我怎樣才能和顧客持續地搞好關係,然後向他們推薦最好的球杆,這樣,新產品推出的時候他們還能夠買我的球杆?
泰特利斯和壹佰高爾夫
泰特利斯和壹佰為富俊公司(Fortune Brands)所有。CGC定位於高階和普通球手使用的高爾夫用具,而泰特利斯則定位於專業球手或者很優秀的球手使用的產品。這是公司的一個戰略,因為管理層感覺所有的球手都希望自己能被分到那一類當中。在代言上,泰特利斯花了CGC兩倍的錢,並在1999年擁有最好的鞋(Foot Joy)和高爾夫球。這種型別的營銷方式最終獲得了回報。一個正準備夠買新的木杆的高爾夫運動愛好者說:“我知道任何人用泰特利斯都能打出好球,所以我也很可能要去專賣店嘗試一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卡拉威高爾夫公司:打造顧客意想不到的產品(9)
壹佰高爾夫成立於1973年,1996年被富俊公司收購之前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與泰特利斯相反,它定位於普通球手,特別是女性和老年人。和很多公司一樣,壹佰一開始生產木杆,最原始的一種是調節(Baffler)木杆。之後公司也開始生產鐵桿,最成功的一種就是1993年推出的壹佰王(King Cobra)超大號杆頭的鐵桿。1998年總共的銷售額和員工數分別達到了億美元和4 650人。
屏高爾夫
屏是少數的私有高爾夫公司之一,它和CGC在鐵桿市場上競爭。和CGC一樣,屏也是以生產推杆起家。管理層很注重研發工作,屏以杆頭前後和周邊配重以及創新性的量身訂做出名。
屏基本上只將產品分銷給俱樂部專賣店的零售商,因為管理層覺得這樣消費者才可以更好地找到合適的產品。另外一個原因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