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他不會花時間在想出怎樣生產出一個更好的鐵桿上,而是會讓他的團隊從事一個叫“RCH苛刻問題”的工程。RCH是赫爾姆斯泰特的首創,他有大約400個未得到回答的問題,例如“迴旋球是怎麼形成的?”和“為什麼球杆尖端的一擊會使球轉向左邊而不是右邊?” 赫爾姆斯泰特說,“如果我們可以知道迴旋球是怎麼形成,可能我們當中一個人會有很好的創意。”他始終相信直覺,特別是有根據的直覺。他嘗試著去僱用科學家、工程師以及高爾夫球手,然後讓他們一起去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判斷最合適的擊球條件以使得擊出可能的最遠的距離時,如果某人的杆頭速度是130公里每小時,工程師發現杆頭需要大一些,這也促使了大貝爾莎的形成。
大貝爾莎
CGC第二代創新性新設計是1991年引進的大貝爾莎超大金屬木杆,大貝爾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種大炮的名稱。大貝爾莎金屬木杆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杆面中心點。雖然它的價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50美元,但還是受到了世界範圍內很多高爾夫球手的喜愛。大貝爾莎球杆對於CGC很重要,因為它重塑了高爾夫球運動,永遠地改變了球杆生產的方式以及顧客購買的方式。某高爾夫球分析師說:“如果你是一個高爾夫球手,而且無論你擁有大貝爾莎與否,CGC都幾乎改變了你球帶內的所有東西。如果你是一個巡迴賽選手,你不可能不用大貝爾莎,因為所有的其他選手都用它,而你不會想要落後。”
在大貝爾莎之前,1號木杆是高爾夫球手最不喜歡的球杆——很多人甚至避免使用它,因為普通球手還不能用它準確地擊中球。大貝爾莎改變了這種看法,甚至逆轉了很多高爾夫球手的看法。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球杆結合了S2H2技術,採用超大號的杆頭,這樣即使沒有正中球心,也可以將球擊出。在對球杆看法改變的回應中,一個高爾夫分析員說道:“由於大貝爾莎,我們用杆頭的後側擊球,球將沿直線飛行;用杆頭前側擊球,球也能沿直線飛行,這樣,這項運動就容易得多了,對我們這些不以高爾夫運動謀生的人來說也是一件美事。
在大貝爾莎之後,競爭者們一年後才開始有了超大號的金屬木杆。而六年後它們的表現才對CGC構成威脅。直到1999年,競爭者進行了八年時間的追趕,才終於縮小了和CGC之間的差距。
卡拉威高爾夫公司:打造顧客意想不到的產品(3)
1994年,CGC引進了大貝爾莎鐵桿和大貝爾莎附帶戰鳥(Warbird)底面的金屬木杆,銷售額達到億美元。那時,赫爾姆斯泰特為CGC的成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以至於卡拉威在同一年為向其表示敬意建立了一個最先進的球杆測試中心,並以赫爾姆斯泰特的名字命名。
鈦杆
到1995年,鈦杆開始作為CGC第三代主要的技術突破出現。赫爾姆斯泰特和他的團隊已經知道球杆的的轉動慣量越大,對技術的要求則越低。因為杆頭的總重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定的,將重量從杆頭中心區域移開可以增加轉動慣量。重材料但薄的外殼,如鋼或者有同樣強度但密度更小的材料可以做到這點,但赫爾姆斯泰特知道不能用不鏽鋼。雖然轉換到鈦杆需要重新裝備生產設施,但他對於研發的想法是:
如果你可以做出一樣足夠好的東西,那成本有多高都沒有關係。你不能被一些典型的商業學院的慣例約束,如“我們應該先了解市場的規模,然後再確定我們該投入多少錢去開發產品,這樣就可以保證很好的盈利。”科學家、技師和設計師不能單獨開發出新產品。只有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才可能有開發新產品的靈感。這種智慧非常昂貴,因此確定研發的預算極其困難。隨隨便便可能就是5%的銷售額。
1995年,大貝爾莎被大大貝爾莎(Great Big Bertha)鈦杆取代。這些球杆有更長的杆身、更大的杆頭,但卻更輕。大大貝爾莎一開始的定價為500美元,雖然有人認為這簡直就是營銷自殺,一個主要競爭者泰勒梅德(Taylor Made)也引進了一類在同樣價格範圍內的產品。因此出現了球杆代表地位身份的現象。
1996年唐·戴(Don Dye)成為CGC的執行長,在接下來的一年,CGC引進了另一系列的產品——超大貝爾莎(Biggest Big Bertha)鈦杆和大大貝爾莎鎢鈦杆。超大貝爾莎比大大貝爾莎還要好,因為它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更低,卻能將球擊得更遠、感覺更好,但並不符合市場預期。它的定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