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的那個年輕的boyfriend跑來了。他是怎麼來的呢?他騎著一個竹馬跑來了。然後是“繞床弄青梅”,這個“床”不是家裡睡覺的床,是井欄杆,古人管井欄杆叫井床。就是我們兩人繞著井欄杆在那裡奔跑,在那裡玩兒。請大家看一看,“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就是男孩與女孩很小的時候就在一起玩兒,就有感情,這叫做青梅竹馬。再下去的兩句,又出現了一個成語:“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我們都住在長幹裡,兩個人都是小孩,沒有什麼猜疑。是什麼方面的猜疑呢?就是性別的猜疑。因為在封建社會里,男孩女孩長大以後,就必須要分隔開來,“男女授受不親”嘛,不能再在一起玩兒。小的時候,天真爛漫,還不懂得sex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他們才能在一起玩兒,所以叫“兩小無嫌猜”。請看,這首詩才寫了六句,已經有兩個成語創造出來了,一個是“青梅竹馬”,一個是“兩小無猜”。總的說來,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故事本身沒有什麼特別曲折的情節,但是詩寫得非常優美。插一句話,這首詩也是最為外國讀者所喜歡的唐詩。我曾經問過一位美國的教授,我說你們西方人好像不怎麼喜歡唐詩啊?他說也不盡然,至少有一首唐詩,美國的讀者人人都喜歡。我一聽,民族自豪感就升起來了,趕快問他是哪一首。他說就是李白的《長幹行》,這首詩在美國也是家喻戶曉。我當時就明白美國的讀者肯定不會學了中文在那兒讀《長幹行》,他們多半是讀了翻譯成英文的《長幹行》。一問,果然是這樣。儘管那個英文譯本有許多錯誤,比如第一句被譯成“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意思是我的頭髮被剪得平平的披拂在額前。其實唐代的小姑娘怎會有這樣的髮型?中國的古人是不剪頭髮的,因為《孝經》裡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勿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唐代的男子都不剪頭髮,一個小姑娘怎麼可能剪這種髮型?又比如把“竹馬”譯成bamboo stilts,就是竹子做的高蹺,也是望文生義。但是總的說來,這首《長幹行》的英譯本非常優美,它是由一個名叫龐德的美國現代派詩人親自翻譯的,這首英文的《長幹行》已經被選進美國的經典詩歌選本里頭,很多美國讀者幾乎不知道這是中國唐代的李白寫的詩,還以為就是龐德寫的愛情詩呢。可見唐代詩人雖然不常描寫愛情主題,但他們一旦動手來寫,就寫得如此的成功。正因為李白的《長幹行》是寫愛情主題的,又有一個情節基本完整的故事,詩又寫得如此優美,所以深得西方讀者的喜愛。
千百年來,當人們形容青年男女天真無邪的純潔感情時,總會說到“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可見李白的《長幹行》是多麼受讀者喜愛。而且這首詩還漂洋過海,贏得了西方讀者的普遍喜愛,唐代的愛情詩對後世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於此可見一斑。唐朝還有一首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愛情詩,這首詩的作者遠沒有李白那麼有名,卻也因為這首詩而名垂千古。那麼這位詩人是誰呢?這首詩究竟記載了怎樣的一段愛情呢?
第六講 美麗情歌(5)
上面談的三首《長幹行》,描寫的都是民間的愛情,詩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詩中只有客觀的敘述而沒有主觀的抒情。下面我要介紹一首寫詩人自身愛情經歷的詩,這就是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崔護,是中唐的詩人,說實話,這個人生平沒有做過什麼值得紀念的事情,他除了這首詩以外也沒什麼好詩,他在《全唐詩》裡一共有六首詩,其他幾首詩都不夠好,而且其中有三首是跟別的詩人重出的,就是又見於別人名下的。只有這首《題都城南莊》,短短的四句話,使崔護名垂千古,使他在唐詩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那麼,崔護的這首詩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得益於他在某年的清明節的一段遭遇。我先把這四句詩念一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意思很清楚:去年的今天,這扇門裡面,一個姑娘的臉跟一樹桃花交相輝映,兩者都是紅紅的,都是很嬌嫩、很美麗的,正當妙齡的紅顏和嬌豔欲滴的紅花互相映襯,光輝相照。如今重到這扇門外,卻不看見姑娘的那張紅彤彤的臉,只有一樹桃花依舊在春風中含笑盛開。這四句話很簡單,大家一聽就懂了。在唐末人所寫的一本叫做《本事詩》的書裡記載著這首詩的發生背景,就是詩的背後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怎樣的呢?我簡單地講一講。
說崔護這一年到長安去趕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