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在2002年又一次殺入了世界盃的決賽,但他們毫無懸念地敗給了巴西。

2004年,德國隊被“德國二隊”捷克擊敗,沒能在歐洲盃決賽階段的小組賽中獲得出線資格。而擊敗他們的捷克隊,又在決賽中被德國人雷哈格爾執教的希臘隊擊敗。

從那個時候起,頑強的比賽精神已經不再是德國隊的專利,德國隊中已經不再有克林斯曼那樣的世界巨星,頑強的比賽精神已經不再可能挽回他們的頹勢,看德國隊的比賽開始讓人提心吊膽——如果你還是他們的擁躉的話,當他們比分落後時,人們不再有信心認為他們還能夠挽回敗局。

這一回,雖然克林斯曼拿起了德國隊的教鞭,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德國隊的問題不是教練能夠解決的,因為他們嚴重地缺乏優秀球員!

所以,我不再看好德國隊——即便他們握有主場優勢。

您想想:德國隊戰勝那些一流強隊的比賽已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網友評論

威震風

我也喜歡德國隊,現在還喜歡,當然最喜歡的還是馬特烏斯年代的德國隊。德國隊球風樸實無華,但戰術比較僵化:3…5…2陣型不變,邊後衛下底傳中找高中鋒。但是,對手明知道這點也防不住,因為德國隊員用體能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90分鐘不停地跑,教練不喊停他們可以一直跑到天亮,讓你防過初一,防不住十五。而且德國隊韌性十足的傳統一直沒有丟失,德國隊歷史上上演了多少次反敗為勝的好戲啊!他們很少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德國隊習慣於慢熱,是淘汰賽型的球隊。至今德國隊已經7進世界盃決賽了,3冠4亞,惟一比他們強的是巴西,5冠2亞。但巴西的人才有多少啊!就像中國的乒乓隊員一樣,人才輩出,別人很難趕上。2002年世界盃決賽的時候,如果巴拉克能上場的話,我認為德國絕對能奪冠,因為巴拉克就是他們惟一可靠的得分點,沒有他這個得分點,光靠防守是贏不了比賽的。德國隊的衰退的確是因為人才凋零的原因,想想德國只有30萬平方公里領土,5400萬人口。雖然德國隊不再犀利,但還是堅韌的,雖然很難奪冠,但球隊作風絕不會讓人失望。

德國隊,我曾經的最愛(2)

最愛德國

德國隊爭氣,不管怎樣,永遠都支援你!

80年代後最佳陣容之阿根廷篇(1)

◆文/悉尼球探(著名足球評論家)

//blog。sina。/u/4768b5570100033r

精彩放送

由於電視轉播的原因,中國球迷觀看國際足球比賽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正趕上老馬的成長和輝煌。中國的阿迷最多,只因為馬拉多納。嘴硬的阿迷會說喜歡阿根廷隊是國為它有種流氓藝術家的氣質,或者說匪氣。

20世紀80年代是個分水嶺。第一,中國電視轉播國際足球的熱度是從1982年世界盃逐漸發展起來的。對六七十年代的球星,中國球迷多是看記錄片,只有頂禮膜拜沒有深刻認識。第二,1982年世界盃的比賽節奏跟現在相差不大,對得起觀眾了,不信請去找1978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荷蘭的決賽錄影看看,你會有閒心去找找場上哪個是阿里漢。我的最佳陣容時間跨度就定在了1980年之後,這樣在公平性上至少能先說服自己。

舉例來說,雖然是關公戰秦瓊,但在同一位置上瓦德爾和貝克漢姆還是可以比較,若把阿蘭波爾甚至更老的老頭和小貝拿到一起比就有些故弄玄虛了。這個1980年後最佳陣容系列,不想拿老古董來賣弄,只是純粹圖過癮,對自己心中最好的球員表達敬意。我選的是最好的球員,哪怕他沒有參加過世界盃,如果僅憑歷屆世界盃決賽周的表現,諸如小羅、亨利、魯尼都無法入選,這樣的縮水最佳陣容含金量就低了。

最後強調一點,任何最佳陣容哪怕是官方評選,都有人為傾向性。一點也不用避諱,完全的客觀公正根本不存在,我只選我心中的最佳甚至是偏好,每人心中都會有不一樣的最佳。

八家足球帝國主義,80年代後的歷史最佳陣容,按英文字母順序吧,阿根廷打頭。

80年代後阿根廷歷史最佳陣容:3…3…2…2

守門員:哥耶切亞

80年代後佔據阿根廷主力門將位置最久、影響力最大的是蓬皮多,但1990年世界盃上戲劇性的發展造就了哥耶切亞。那一個月時間如果馬拉多納是神,哥耶切亞至少是半仙。在小組賽首場被喀麥隆爆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