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共振,明瞭自身的靈竅。
道書上講,天有九重,地有九層,人有九竅。
上古時代,人人生有九大靈竅,號稱先天道體,萬物之靈。
只是隨著天地演變,靈氣日益減少,人出生後自身的靈竅也發生了變化,天生九竅基本絕跡,八竅,七竅的都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是在三四靈竅,有的人甚至不生靈竅,或者是靈竅退化為凡竅,徹底沒有了修道機會。
人們都強調,修行趁早不趁晚,也是怕人上了年紀,吸入後天雜氣過多,靈竅退化成凡竅的話,沒有天大的機緣,入不了道的。
修士要想接引天地靈氣入體,必須要先開靈竅,靈竅開的越多,吞吐靈氣量越大,對修道好處越多。不提境界修為的提升,不少珍貴的道書修煉都有嚴格的標準,靈竅太少的,就無法修煉。當然,當修士晉升到金丹宗師後,就可以直接用金丹吞吐靈機,吸收日月精華,靈竅的多寡不再重要。
但金丹境界之前,每多開一個靈竅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修士的壽元有限。
景幼南本身的元力已經極為地雄渾,加上資質高絕,悟性驚人,得到**傳授的《金真玉光感應心經》後,很快就元力共振,發現自身有八個靈竅,並明瞭自身靈竅的位置。接下來,只要用元力打通八個靈竅,就完成了蛻凡胎,可以引氣入體,進入新境界。
開靈竅uf
1000
f0c直接關係到金丹境界以前的修煉,這一步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莽撞。不然的話,以後就是付出千百倍也無法彌補。
正因為如此,景幼南這段時間日日打磨元氣,調理自身氣機,爭取用最佳的狀態,一氣打通八個靈竅,功德圓滿。
“咦,”
突然之間,沉思的景幼南停下來,心神一動,明瞭自己凡胎境界圓滿,可以打通靈竅。
毫不遲疑,直接在庭中,盤膝靜坐,頭正身直。
兩目輕閉垂簾,留一線微光凝視鼻尖,不思不想,安然死寂。
漸漸地,安靜的意念凝聚於祖竅,兩目神光會聚交併,如日月交光,浮空生輝。
人一身屬陰,惟有兩目之中有一點真陽獨存。兩目之陽與真意相結合,則化出真正的純陽之意,如絲如縷,不可斷絕。
神光返照自身,眼前一片黑暗,不見日月,沒有聲音,沒有溫度,混混沌沌。須臾之後,一點點亮光依次升起,瑩瑩光芒,溫暖光明。
景幼南依然凝神不動,視而不見,只有虛寂恆誠。漸漸地亮光以肉眼的速度生長,開始不斷跳躍,光澤如煙,從遠處看,猶如群星璀璨。
一聲聲真言法咒響起,虛空之中,有花雨落下,漫天的群星再起變化,拖著長長的尾巴,一個個墜落大地。
星落如雨,光爍乾坤,整個天地到處是星芒碰撞,五色光華,光芒萬丈。
不知道過了多久,天地平靜,群星隱去,虛空中只剩下一輪圓月,銀輝遍灑,清清涼涼,亙古不變。
經文中記載,太極既分,稟得一點靈光,凝聚元性。性之初,如滿月,圓陀陀,光爍爍。
現在祖竅中的滿月顯然是元靈性光,層層光暈漣漪般盪開,一圈又一圈。
元靈性光一出現,景幼南只覺得全身上下氤氳和暖,好似沐浴在春風暖玉中,神清氣爽。體內
21f4
u7684八大靈竅中忽然開始發熱,好像有一隻只螞蟻爬行,癢癢的,又好像有一股祥煙衝上,然後迴旋於下,妙不可言。
頓時,仙音響起,花雨繽紛,一個個國色天香的仙子款款而來,手持綵帶,花籃,當空揮舞。一笑一顰,搖曳生姿。萬種風情,百般嬌弱,讓人沉迷不願意醒來。
“元力開竅,一陽來複。”景幼南用極大的毅力在這種飄飄欲仙中保持清醒,雙手掐訣,體內的元力化為八道滾滾元氣河流,直直撞人八處靈竅之中。
轟隆,
就見是深不見底的黑暗,濃郁到實質的陰氣,還有穢氣,雜氣,惡氣,等等凝聚出一尊尊魔頭,或是頭生雙角,或是三足鼎立,或是血目生輝,或是聲若雷霆。
這是人出生後,吸收後天雜質,堵塞了靈竅,各個魔頭是雜質的顯化。
元力一湧入,攜帶著滾滾的陽剛之氣,各個魔頭身上同時響起茲茲的聲音,一股股黑煙冒出,少數魔頭直接化為了灰燼。
不過,如此陽剛並沒有讓眾魔頭後退,他們反而被激發出心底的暴躁和肆虐,一個個揮舞著手中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