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部分

用“慢慢”來形容,實是因為餘慈能夠確認,這堵屏障“抵達”此間,還需要相當的時間,至少在他沉睡之前,是不可能到達了;但另一個感覺則告訴他,在層層虛空之外,一路到此,那速度,怎麼也不能稱之為“慢”吧。

更準確地講,本就不該用與速度相關的詞彙來形容。

餘慈突然就悟了,不管是那堵“屏障”,還是承啟天周邊虛空,其實都沒有任何動作,變動的只是來自於無量的虛空神通。透過這一神通,將本無關係的兩邊貫接。

虛空當接於虛空,可接上一堵牆……更重要的是,這感覺,很熟悉!

餘慈艱難地偏轉意識,重回到曲無劫的“留言”上來,下一記,他就確證了自己的感覺,果然很熟悉——這堵“屏障”,他當年也曾見識過的。

在歸墟,在界河源頭,在曲無劫、影鬼、大梵妖王的三方交戰之前,這堵屏障就隔在真界與永淪之地中間,被血獄鬼府和真界之間的破界之力衝開。但接下來的死寂的回應,代表著曲無劫最後的努力失敗。

然後,曲無劫的殘識進入心內虛空,將此事交託給他,可雲樓樹不是還沒成熟……好吧,勉強算它成熟了,可雲樓樹中的歸來莊,現在還有沒化現吧,就是化現了,也不過就是一個道標罷了。

何謂道標,就是給永淪之地中的十七劍仙一個迴歸的標識,至於怎麼回來,則無力相助。

從一開始,餘慈就是這麼理解的,可現在,事實告訴他,絕非如此。

當年曲無劫面臨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當他是無劫劍仙之時,有劍破三千虛空之能,就是斬開透過永淪之地的通路,也不是不可能,可那時候,他尋不到永淪之地的位置。

當他是無量虛空神主之時,他能輕鬆鎖定永淪之地的方向,卻失去了劍破虛空的能力,更受到種種鉗制,永淪之地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

多麼悲情的一個人,餘慈一直這麼理解他。

可現在他發現,這樣的同情沒有任何必要,曲無劫雖然已經煙消雲散,可他就是那處最典型的劍修,永遠都是積極主動,搶佔上風,就算只是一丁點兒的希望,也要付諸行動,就算是安排身後事,也是如此。

雲樓樹中的資訊就驗證了這一點。

“歸入無量之際,吾約以誓願。無量魔識切入雲樓樹之時,若吾一靈不昧,當牽引永淪之地與之相接,使數劫以來之心血不致白費。然,歸來莊,死物也,靜以待之,莫知其時……故借心內虛空一用,應機觸發,若能千載而成,則幸甚!”

真他孃的是……永淪之地!

餘慈完全給震醒了過來,深埋在地底的幼蟲之軀,恨不能做瞠目結舌狀,以表達震驚之意。

其實他想表達憤怒來著,可看著曲無劫的留言,他發現自己生不出氣來。

曲無劫確實早有設計,也將他納入其中,即在雲樓樹中生就歸來莊之後,與無量虛空神主的魔識正面相接之時,就是定位之日,借虛空神主之力為己用,引永淪之地與心內虛空對接。在此計劃中,餘慈的心內虛空就是歸來莊對外的介面,有主動尋覓無量魔識之用。

可是他卻又怪不得曲無劫,當初他是先答應了對方,而且看留言,曲無劫已經相當保守了。

因為以此條件來看,其實有多個前提,

一是雲樓樹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十七劍仙的靈光道標確立,起碼要雲樓樹成長成材,就常理而言,七八百年有點兒少,千載以上也尋常;

二是心內虛空達到自闢天地的水準,不如此,就無法與雲樓樹貫通,靈光道標無以彰顯,無法外化,而自闢虛空怎麼說也是劫修水準才能做到的;

這就引出來第三個前提,達到至少長生真人的水準。

最後才是與無量虛空神主的溝通,看著簡單,其實無量虛空神主高高在上,千年萬載難得現身一回,要不是曲無劫看著餘慈有照神銅鑑在手,頗有幾分機緣巧合之可能,恐怕還不會把雲樓樹交到他手裡。

四個前提,隨便哪一個,都是千載之內,難以完成的難題,故而曲無劫才說,“若能千載而成,則幸甚”。

而留言的觸發之機就能體現這一點,他是將其放在了雲樓樹成熟程度達到標準的那一刻顯現,在他的想法中,等餘慈發現這一留言的時候,起碼也是幾百年過去,也有一定的時間做準備。

這是一個早已協商好,直到萬載之後才完成的交易,交易的雙方都遵守約定,主導者曲無劫也算考慮周全,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作為承載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