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天,就是成了親的皇孫們都到了,太子的兒子弘皙也來了,弘暉、弘昀、弘時也在。
康熙帶著老三、胤禛、老五、老八、老九、老十、十六、十七等眾皇子宗世,朝臣則是張廷玉、隆科多、費揚古、李雲峰、耿精榮、耿精衛等朝臣,赫舍里氏、鈕鈷氏、瓜爾佳氏、郭絡羅氏這些家族也都有人在場,可見康熙這一是準備大考驗了。
本來康熙並沒有想到這麼大規模的,也是一時的興起,便把大家都叫來了。
上書房的太傅們也都齊了,這一天雖然是對皇子皇孫們的考試,但也是對他們太傅的考驗。
皇子皇孫們大大小小几十個人,隊伍相當的龐大,原本上書房只是一間而已,擺著十幾張書桌。可是隨著皇子皇孫甚至是宗世嫡子嫡孫較多之後,由著一間也變成了幾間,可見康熙對教育是非常的重視的。
宗世嫡子嫡孫這些要進上書房並不容易的,除了親王爵和郡王爵的嫡系嫡子嫡孫,其它的只有國子監上學。
而康熙的子孫,嫡庶只要過了六歲都可以進上書房學習,只是嫡庶也很分明。皇子還好,但皇孫是嫡庶分開教學的,可見在康熙的心中嫡庶還是分明的。
康熙如今還在上書房的皇子有六個,二十子胤、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福,二十三子胤祜,二十四子胤祁,二十五子胤秘。胤祁和胤秘都是低位份的后妃生的,在年氏盛寵之下,后妃們戰爭倖存的。也是和胤福一樣體弱多病,藥罐子一枚,卻沒有胤福的幸運,所以也並沒有受到康熙的重視。
如果后妃不再有任何的訊息,這也是康熙最後的子嗣了,康熙雖然並不多重視,但也沒有虧待他們,只是心中對他們的生命不報太大希望。
康熙的兒子多,孫子也不示弱,不算其它成年大婚和未滿六歲的,在上書房的嫡孫庶孫就有近三十個,可見隊伍是多龐大。
康熙的嫡孫是非常的少,這麼多個兒子,也只有七個嫡孫。老三嫡子弘晟,胤禛的嫡子弘暉,老十的嫡子弘暄,十三的嫡子弘敦、弘蛟、弘況,十四的嫡子弘明。其它的兒子都沒有嫡子,都早夭了,可見後宅爭鬥多麼的厲害。
在上書房的嫡孫也只有三個,弘暄、弘敦、弘蛟,其餘23人都是庶孫,所以康熙的上書房不像庶孫開放也不行。
今天主要也是考驗著皇子皇孫,重在皇孫,宗世這些也只是陪著,康熙也是想看看兒子們的下一代如何。當康熙帶著一眾人落座後,皇子皇孫們都表現的有些緊張,以弘皙為首的皇子皇孫們都按著座位依次做好。
弘皙是太子的側室子,也是康熙的皇長孫,覺得康熙的喜愛,自小就帶在宮中教養,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了。太子雖然倒了對弘皙有很大的影響,但因著康熙對他的寵愛還是一如既往,所以弘皙還是很自信的。
成年的皇子皇孫坐一邊,未成年的則坐另一邊,弘策這個成年了又沒有大婚又耗在上書房的異類還是跟著弘暉他們坐著。
與大家不同的是耿精衛是站著的,這一次耿精榮也在榮幸在此列,可以看出康熙對文臣還是很重視的。
第一關則是太傅自己出題考,也是一個小測驗了,也是考所教的綜合知識。
第二關則是朝臣們出題,這一關則複雜一些,畢竟這麼些朝臣由著張廷玉為主出題,對皇子皇孫們進行考核,問題就帶著針對性了。
最後一關則由康熙出題,以結束這一次的考試。
康熙和朝臣們是監考也是出題人,而參與朝政的皇子們則另坐一邊當觀眾,他們雖然不是被考核人,但心裡也不輕鬆。被考核的可是他們的兒子,與其說康熙在考核皇孫,不如說是透過皇孫來考核他們。
成年皇子這邊,弘皙的表現無疑是最優秀最老練的,但其它的皇孫也不弱,畢竟弘皙的年齡佔長,又比他們早參與朝政,經驗豐富一些。
第一關太傅們的題,皇子皇孫們都答的很好,可以看出,大家也是用功的了。就是個別的年齡小,答的有些差人意,但大家也沒有放在心上。
整個場上,除了弘皙之外弘曆和弘參最出風頭,弘曆是巒足了勁拼的,把弘暉和弘昀還有弘時,甚至一眾的堂兄弟都甩到後面。
這個時候弘參當然不會讓弘曆出頭了,他不是弘策,還顧忌著弘暉。反正他是小的,倒不怕這些,所以怎麼樣都壓著弘曆一頭,讓弘曆內心對弘參是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
一時間弘參和弘曆兩人成了上書房獨特的風景線,賺足了眾人的目光,也讓弘皙的臉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