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特別是在東北,隨著偽滿政權的垮臺,出現了行政權力的空白。當然,按照8 月26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有關條款,蘇聯人在得到若干利益後,答應將東北的行政主權交還給中國國民黨政府。但就眼下而言,自己的400 萬大軍,卻窩在西南,鞭長莫及……

這急劇變化的國際國內局勢,使延安的中共也感到突然。但是,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華中、華東都建有敵後抗日根據地,這使中共挺進東北佔有了先機之利。英明睿智的共產黨人,充分抓住了歷史潮流蕩迭起伏所賜予的機會。

8 月11日,即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的第三天,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便向有關部隊發出了進軍東北的命令。其內容如下: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投降,我命令: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在接到進軍東北命令的上述幾支部隊中,八路軍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李運昌及其所屬部隊,駐紮在冀東,毗鄰東北,於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抗戰勝利後中共最先出關進入東北的正規武裝。

8 月13日,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李運昌,在冀東豐潤縣大王莊召開緊急會議,傳達毛主席、朱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的指示、命令,緊急動員,向東北進軍。會議決定:由李運昌率領冀熱遼軍區八個半團,兩個地區支隊和朝鮮支隊共13000 多人,組成東進部隊,分為東、西、中三路,向熱河、遼寧、吉林等省進軍。部隊進軍的具體部署為:東路,又稱為挺進東北的前梯隊。由冀熱遼軍區十六分割槽司令員曾克林、副政委唐凱率領,共4000多人,從冀東的撫寧地區出發,沿遼西走廊,向錦州、瀋陽方向進發。

西路,由冀熱遼軍區十四分割槽司令員舒行、政委李子光率領,共約2000多人,從興隆、圍場地區出發,向承德方向進發,爾後進入東北。

中路,由冀熱遼軍區十五分割槽司令員趙文進、政委楊文漢率領,共計3000餘人,從喜峰口出發,向熱河的凌源、赤峰、朝陽方向進發。

會議確定冀熱遼部隊挺進東北、熱河的任務是:配合蘇聯紅軍作戰,消滅東北、熱河的日偽武裝及日偽漢奸勢力;接管日偽佔領的城市,建立人民政權;收繳敵偽武器、資財,擴大部隊;為後續部隊和幹部進入東北開闢通道。具體任務區分:東路和隨後出發的軍區第二梯隊,配合蘇軍解放遼寧、吉林;西路和中路,配合蘇軍解放熱河。

8 月16日,擔任東路進軍任務的十六分割槽部隊,在曾克林、唐凱的率領下,自撫寧地區出發,沿北寧鐵路兩側東進。當時,日本政府雖已宣佈投降,但據守在冀東北寧鐵路沿線據點裡的日偽軍,沒有主動交出武器的意思,這給部隊的東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沿途經過的一些重要集鎮,像昌黎、張家莊車站、雙旺鎮等,幾乎無一例外地是用武力攻克的。就這樣,曾克林部且戰且走,一路東行,於8 月下旬打下了海陽鎮、柳江和石門寨煤礦,進抵山海關地區。

此刻,山海關城內尚有日偽軍2000餘人,裝備精良,憑險頑抗。曾克林和唐凱研究決定:由於北寧鐵路瀋陽至錦州段已為蘇軍控制,中段也被八路軍切斷,山海關無關大局,因此,東進部隊應迂迴出關,加快進軍東北的步伐。

8 月28日晚,部隊冒著傾盆大雨,由山海關西們的九門口出關,踏上了遼西的土地。

前所,是北寧鐵路山海關外的第一個車站。該站駐有偽軍400 多人。29日上午,曾克林部派代表向駐守車站的偽軍送去最後通牒,令其放下武器。

下午5 時,前所400 多偽軍全部投降。當日晚,曾克林、唐凱接到通知:“蘇軍一個分隊從赤峰方向開來,於明日抵達前所,請注意聯絡。”

為了慶祝兩國軍隊在中國反法西斯戰場上的歷史性會師,曾克林部全體指戰員傾注了極大的熱忱。當晚,決定臨時抽調司號員。組成“軍樂隊”,戰士們把手中的武器也擦得鋥亮。曾克林、唐凱向蘇軍提出聯手攻打山海關的建議。蘇軍上校請示上級後同意配合行動。

於是,中蘇兩國軍隊在山海關攻堅戰中首次聯合作戰。作戰的任務與協同十分簡單:曾克林部擔任主攻,奪取城垣;蘇軍則擔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