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軍攻克了國民黨堅固設防的濟南城,全殲守敵14。4萬餘人,生擒國民貪第二綏靖區中將司令兼山東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珩、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龐鏡塘等,同時攻克長清、齊河、歷城三座縣城。
大勝之後,粟裕的臉上卻看不出多少勝利後的喜悅。仗越打,他的胃口越大。這時,他又把一份求戰的電報發給了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我們下一步行動,擬作以下建議:立即進行淮海戰役。這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蘇北兵團加強一個縱隊攻佔兩淮。戰至第二個階段,以3 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結束淮海戰役後,全軍再轉入休整。”
誰也設想到,這封電報竟成了後來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的第一份建議書和請戰表。
圍繞這個建議,粟裕提出了三個方案供中央軍委參考。第一個方案是,舉行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乘兩淮敵人兵力空虛,由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副政治委員吉洛(姬鵬飛)指揮所部,攻佔淮陰、淮安、高郵、寶應,野戰軍主力位於宿遷至運河車站線,準備殲擊由徐州方面來援之敵。第二階段,用3 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結束戰役。爾後華車野戰軍全軍轉入休整。
第二個方案是,只進行海州作戰,僅以攻佔海州、新浦、連雲港等地為目標,並以主力控制於新安鎮、運河車站南北及峰縣、棗莊線,以備戰姿態進行休整。此案對部隊休整有利,但亦增加今後攻佔兩淮的困難(敵人可能增兵)。
第三個方案是,全力向南求殲由徐州增援濟南之敵一部,但濟南攻克,敵人加強警惕,可能退縮,恐不易求戰。
在粟裕給毛澤東發去電報的第二天,即9 月25日,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司令員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參謀長李達,致電中央軍委並粟裕:“濟南攻克後,我們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以第一個方案攻兩淮,並吸打援敵為最好。”
毛澤東立即與朱德、周恩來等人在幾乎佔了一面牆的軍用地圖上,研究敵人的兵力情況。
蔣介石此時為確保對津浦路、隴海路、平漢路的控制,阻止華野與中原兩軍會合,將部隊沿隴海路、平漢路、津浦路部署:孫元良十六兵團的兩個軍駐鄭州。
邱清泉二兵團5 個軍駐商丘。
劉汝明八兵團兩個軍駐開封。
黃維十二兵團4 個軍駐確山。
馮治安第二綏靖區4 個軍駐徐州。
李彌十三兵團3 個軍駐碾莊。
黃伯韜七兵團5 個軍駐新安鎮。
李延年六兵團4 個軍駐海州。
蔣介石以徐州為中心,沿津浦、隴海線部署了兩條長蛇陣。
對敵人的部署,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極利於各個擊破的陣形。尤其是東段,兵力薄弱,又均非蔣介石嫡系,粟裕建議從這裡開刀,眼光不凡,確是大將風度。
毛澤東收到劉伯承等人電報的當日,立即致電饒漱石(華東軍區政委)、粟裕並告劉伯承、陳毅、李達:字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戰役後再進行一次大休整。“並提出這個戰役,應準備進行幾個作戰:第一個作戰,估計不久邱清泉兵團將退回商丘、碭山地區,黃伯韜兵團回到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因此,應以殲滅黃伯韜兵團為目標。
第二個作戰,殲滅淮陰、淮安、高郵、寶應地區之敵。
第三個作戰,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
毛澤東認為,“進行這三個作戰是一個大戰役。打得好,你們可以殲滅敵人十幾個旅,可以打通山東與蘇北的聯絡,可以迫使敵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衛長江,而利於你們下一步進行徐州、浦口線上之作戰。”
果然不出毛澤東之所料,黃伯韜於9 月27日命令所轄各整編師返回新安鎮附近地區,李彌兵團由徐州以西退往徐州以東碾莊、曹八集地區,邱清泉兵團由成武、單縣回到商丘、碭山地區。因此,華東野戰軍要南進打兩淮,必須首先打掉黃伯韜兵團這隻攔路虎,而要殲滅黃伯韜兵團,又必須能夠攔住徐州東援之敵。根據這種情況,毛澤東又於9 月28日電中明確指出:“淮海戰役第一個作戰,並且最主要的作戰,是箝制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殲滅黃(伯韜)兵團。”
11月11日,毛澤東又代表中央軍委給華東、中原野戰軍和華東局、中原局發出了“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的電報,就淮海戰役的具體部署,提出了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