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軍校期間,陳誠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據臺灣出版的《陳誠傳》記載:某夜蔣介石巡視營房,發現陳誠天未亮就起床閱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陳誠此舉深得蔣介石的嘉許。

後來在第一、第二次東征中,陳誠的炮兵連屢立戰功。當時任教導團一團團長的何應欽說:他們對有限的炮彈,加以充分的利用,彈無虛發。“陳連長三炮定江山,就此聞名。”兩仗打完,“陳誠”二字深深嵌入了蔣介石的腦中,漸漸地他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並視為心腹。從此,陳開始擺脫壯途上停滯不前的處境,直線上升。陳誠當官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任過的官職多。蔣介石有什麼要職,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都先讓陳誠擔任,以解燃眉之急,有的要職只任數天,幾個星期;第二是升官快,不幾年就高職集身。

十年內戰期間,陳誠更上升為蔣介石的親信。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

政變、進行新軍閥混戰、舉行對紅軍的三、四、五次“圍剿”時,陳誠總是一馬當先,充當替蔣賣命的急先鋒。與此同時,陳誠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以“土木工程系”(十一師、十八軍)為核心的勢力的集團,在蔣的嫡系部隊中,舉足輕重。

為了籠絡陳誠,在他任十八軍軍長時,蔣介石派宋美齡出面,收譚延輳У娜���廢槲�膳���⒂山�⑺味�順雒孀髏澆檣芨�魯稀3魯銜�擻虢岱⑵拮遊饉戳�牖欏3隆⑻妨�齪笊砑郾對觶�謁�虢�墓叵抵諧�送�綣叵怠⒒破夜叵擔�侄嗔艘徊恪拔絛齬叵怠保��媒�某櫳擰�

西安事變時,陳誠與蔣一起“蒙難”,且表現得“忠貞不二”。抗日戰爭期間,陳誠的官職不斷上升,到1944年出任軍政部長,次年一月兼任後方勤務總司令,負責國民黨軍隊整編,以應付抗戰結束後國共鬥爭的新局面。

抗戰結束後,陳誠出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和海軍司令,成為蔣介石身邊紅得發紫的人物。 1947 年8 月,東北戰場危機四伏,陳誠被任命為東北行轅主任兼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誠到了東北之後,頗想力挽狂瀾,無奈國民黨在東北戰場敗局已定。此時的陳誠可謂一敗塗地,偏偏身體又不爭氣,胃出血大發作,還是夫人譚祥走了乾媽宋美齡的內線,蔣介石才准許他離開瀋陽,赴滬就醫。儘管陳誠溜出了東北,遼瀋戰役後,國民黨內響起一片要求蔣介石“殺陳誠以謝國人”、“揮淚斬馬謖”的呼聲。聽到這些訊息,正在上海一幢陳舊公寓裡養病的陳誠不禁百感交集,悲從中來。國民黨敗局已定,自己不過是扮演了一個可悲的替罪羊的角色。想當初,自己對這場內戰心中

何嘗沒有過矛盾,他曾暗暗自嘆:“還得作惡幾年才能了事!”但蔣介石發動內戰決心已定,跟隨蔣介石几十年的陳誠,自知政治生命已與蔣介石緊密地絞在一起,沒有蔣介石,便沒有了陳誠。所以,他覺得唯一的選擇是輔助蔣介石儘快打贏這場戰爭。現在看來,這條路是選錯了,但已無法更改。好在蔣介石對陳誠仍寵愛如舊,一再為陳誠開脫,並親自出面承擔責任:“遼瀋戰役,責任在我,與辭修無關。”

1948年10月,陳誠帶病受命,以無職之身搭專機飛往臺灣草山。名義上,陳誠是在臺灣賦閒養病,實際上是為國民黨敗退臺灣做開路先鋒。這之後,蔣介石更是為陳誠安排妥當,委他以黨政軍大權,讓他在臺灣充分施展。

陳誠也不想辜負蔣介石的厚望,想方設法治理好臺灣,以便為蔣介石留下一條退路。所以陳誠一上臺,就著手收買臺灣人心。他宣稱:“臺灣不是日本人遺留給我們的,更不是戰利品,是臺灣同胞50餘年血汗所積累,是全國400 萬軍民先烈血肉的犧牲從日本人手中奪取回來的。我們若不把臺灣弄好,非但給日本人譏笑,更何以對先烈對臺灣後代子孫!”

看來,陳誠是很想總結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教訓,在臺灣作為一番。

蔣介石十分關注陳誠的“基地建設”。

1949年1 月11日,蔣介石致電陳誠,提出了所謂的“治臺新方針”:“一、多方引用臺箱學識較優,資望素孚人士參加政府。

“二,特別培植臺灣有為之青年與組訓。

“三、收攬人心,安定地方。

“四、處事穩重,對下和藹,切不可躁急,亦不可操切,毋求速功速效,亦不可多訂計劃,總以踏腳實地,實心實力實地做事,而不多發議論。

“五、每日特別注意各種制度之建立,注意治事方法與檢點用人標準,不可專憑熱情與個人主觀。

“六、勤求己過,用人自輔,此為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