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的反常了。
連氏點點頭:“也好,快去吧,我瞧著你家屋裡那門簾才上上,告訴你爹孃,冬日這些個事兒得抓點緊,可別耽擱了。”
“二伯母再見,回去就對爹爹和孃親說!”霞兒的聲音帶著甜膩,對著連氏揮了揮手,然後伸脖子瞅著冬兒,對著她抿嘴笑笑,這才扯了姐姐一同離開連氏的屋子。
得了紙,又拿了棉花,冬日的秋菜也都備齊了,過冬也算是有了基本的保障。兩個丫頭拿著棉花,回了屋子。張氏早就等在門口,臉上帶著幾分焦急地張望著,道上都沒幾個人,這倆娃咋還不回?
“娘,看!二伯母給了一大包棉花。”瞧見了閨女,張氏的心裡算是安生了,帶著兩個丫頭進了屋,叫她們一字坐在小板凳上,轉身到了兩杯熱乎乎的水遞了過去。
“穿這麼點,在外面跑了這麼久,可不是要凍壞了。”張氏伸手攬著自己的髮絲,揉搓著兩個女娃冰涼的小手:“也怪我,早些個準備這些便好了。”
“著啥急?有爹在,咱們一家四口肯定能熱乎地過冬的。”霞兒笑呵呵地說著:“再說也沒冷到哪去,就是風大了點。”
“小胖墩不冷,可是姐姐那麼瘦弱,咋能受得了。”張氏嗔笑地瞧了眼霞兒,無奈地搖搖頭,這兩個開心果,就是孃的寶。
“爹呢?”清然開口詢問,帶著幾分好奇。抱著杯子,覺得暖和了不少。
“出去弄柴火了,偏說家裡這些不夠,說多存上些,冬日不必用的那麼省,還叫我今兒就生火,屋裡涼。”張氏低聲說著,永河卻不知,他們娘三個以往這個時候,都要凍上好一陣子,實在是冷了才敢燒炕填些柴火,不管是吃的用的,都可憐了些。就這事兒張氏不知道偷偷抹了多少眼淚,心裡覺著對著兩個娃有愧。
林清然反手握著張氏的手,起身坐在炕沿:“娘,你心裡莫要擔心,咱家的情況咋地也是越過越好的,然兒就不信了,咱四個,還能一直過這樣的日子。你養好了身子,放寬了心,好日子都在後頭。”
這個大女兒最細心貼心,張氏點點頭,拍了拍她的小手:“我何嘗不知道,娘這些年,也沒啥求的,只希望你倆好,你爹好。”
霞兒也起身,脫了鞋子,小手捂著腳丫,揚起胖嘟嘟帶著雙下頜的小臉:“娘,霞兒也會認字兒了,都是姐教的,姐現在看病也可厲害了,這個冬日好好歇著,來年開春前,把身子養的棒棒的。”
聽了孩子的話,張氏笑著起身:“炕上的舊衣服可別動,娘去給你倆打水,燙燙腳丫,然後上炕待著去。”
張氏已經把冬鞋給兩個小的備好,將地上那兩雙花鞋收好,那出去刷乾淨。“這兩雙是娘得空給你們納的,一會兒續上棉花,一冬都暖和。”
兩人洗了腳丫,坐在炕上美滋滋地笑著,然後拿出桑皮紙,遞給孃親看。“等爹回來,咱們糊窗戶。”
“成,糨糊都做好了,等再涼涼的。”張氏收了髒衣襪,又開始忙活上了。
第一卷 第九十五章 冬衣
老三回來,這冬天……心裡總算有個譜,踏實了不少。張氏收拾妥當,便盤腿坐在炕上,給兩個女娃蓋著被子,又伸手去比量打好的衣樣。
林清然垂眸看著,好奇地出口詢問道:“娘,這是要給我和霞兒做冬衣?”
張氏點點頭,散了一炕的布片,看上去雖然亂,她卻能擺弄的明明白白。
“這些都是錦緞的。”霞兒湊上前去,眨著大眼睛,伸手摸了摸。林清然自然知道炕上的布料是極好的。應該是那時候年嬸子送的錦緞。娘用的仔細,基本上沒動過。也捨不得。
“霞兒和姐也要穿錦緞的襖子了,也當回城裡的大小姐。”林清霞天真無邪,一點高興的事兒都會表露在面兒上,經過了這麼多事兒,那純真貪玩的性子一點沒變。
“娘想了,留著這些幹啥,那舊的冬衣,都打了好多補丁,縫縫補補的,穿了好些日子,娘瞧著你倆長得也快,正巧著今年又給了棉花,給你倆做新的。保準兒穿在身上暖和和的。一冬日都不會冷。”張氏盤腿坐著,縫合著料子。手下極其麻利。
那炕上的布料,仔細看去有一件兒稍大些的已經有了冬衣的模樣。霞兒指了指,小聲說著:“娘,那個是給姐的麼?”
張氏瞥了眼清霞道:“這衣服可不是論歲數穿的,哪能誰大給誰?”說著拍了拍霞兒圓滾滾的肚子,繼續道:“你說這大的是給誰的?”
聽了孃親的話,清然噗地笑出聲,瞧著霞兒紅撲撲的小臉蛋快要滴出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