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金色”晚年:重在理財規劃

個案背景:

趙老師今年65歲,五年前從一所市級中學退休。其主要家庭資產包括:5萬元市值的深滬股市股票,4萬元即將到期的銀行定期儲蓄,1萬元五年期憑證式國債。現在,趙老師每月領取1500元的養老保險金,兒女們均已成家立業,不用負擔,所以他的最大願望是實現家庭資產的增值,為他和一直沒有工作的老伴提供生活保障,最終提高老兩口的晚年生活質量。

理財師點評:

我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多數老年人和趙老師一樣,經過一生的積累,手中會有一筆積蓄,並且有一定的養老保險金保障。對一些相對高文化、有技術的老年人來說,退休後還有一份額外勞動收入。所以,步入老年更是進入了人生理財的重要階段,安排得好,會令晚年增色生輝,安排不好就會直接影響晚年幸福。而現實生活中由於受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因素影響,許多老年人在理財的認識上存在許多誤區:有的老年人認為理財就是節衣縮食、勤儉持家;有的認為理財就是存錢、吃利息;還有的老年人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過多涉入風險性投資,影響了家庭理財的穩定性。

從趙老師家庭資產的結構來看,他和多數老年人一樣,有良好的理財願望,但在理財資源的配置上存在明顯的不足。在當前儲蓄利率較低的情況下,佔家庭總資產40%的4萬元銀行儲蓄會影響理財的整體收益;其股票的佔比也偏高,不符合老年人穩健投資的原則;同時,趙老師的投資方式過於單一,近年新出現的投資品種他沒有充分利用。趙老師享受單位的退休公費醫療,但老伴沒有工作,家庭總的抗風險能力不高,將來老伴萬一生個大病就有可能把積蓄全部搭進去。因此,趙老師需要綜合考慮家庭的實際情況,對財務狀況進行整體規劃,以達到穩妥、高效增值的理財目標。

理財師建議:

1。積極利用新的投資工具

目前許多銀行推出了“錢生錢”、“薪加薪”、“保利理財”等新的理財業務,這種業務一般是銀行與證券公司聯合推出,客戶在銀行開立理財賬戶,然後受託方將客戶資金用於國債回購、購買記賬式國債、炒匯、申購新股等運作,賺錢之後向客戶分紅。對於客戶來說可以和存錢一樣省心,又能獲取高於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趙先生可以用到期後的4萬元存款,按照收益性和穩妥性的原則,綜合衡量,擇優介入各銀行的理財業務。同時,趙老師可以在繼續持有1萬元憑證式國債的同時,利用銀行新推出的“銀證通”業務購買記賬式國債,目前記賬式國債到期年收益多數在3%以上,其投資價值一般高於儲蓄和憑證式國債。另外,趙老師也可以適當購買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基金。

2。減少風險性較大的股市投資

相對應變能力強、會進行技術分析的年輕股民來說,老年人在炒股上應當說是處於劣勢的,有些老年股民天天泡在營業廳裡,盯著潮起潮落的大盤,聽著虛虛實實的小道訊息,這樣“被套”的可能性也就相應增大。不知趙老師是哪一年進入的股市,如果是在2000年前後進入的話,當時的成本絕對要高於5萬元,也就是說炒股可能讓其家庭資產嚴重縮水。因此建議趙老師趁股市回暖之際,有選擇地賣出一些成長性差的股票,將股票的總市值減少一半,控制在2萬元左右。並且要改變炒股的思路,學學巴菲特的“投資不投機”的炒股法,將手中持有的股票調整為能源、交通等穩健型的潛力股,以享受國民經濟增長帶來的升值收益。

3。增強晚年生活的保障能力

因為老年人是疾病多發群體,所以過去各保險公司對老年人均敬而遠之,但2003年以來,外資友邦保險公司在我國推出了75歲以下老年人保險,老齡保險的沉寂被打破,國內許多保險公司開始逐步提高投保年齡。太平洋保險公司新推出的《醫療住院補貼險》首次將參保年齡放寬到70歲;新華人壽還在全國推出了投保年齡高達80歲的“美滿人生”保險,這種儲蓄返還與保障兼顧的壽險產品,採用定期返還、終生享受的保障方式,直至保險人身故。所以,趙老師可以抓住時機,重點為老伴購買適量的醫療住院補貼險,或為兩人購買帶有返還性質的壽險,從而提高家庭抵禦疾病等意外風險的能力。另外,作為老年人來說,在加強保障的同時,也有必要儘量早立好遺囑,這樣既可防止去世後出現遺產糾紛,又可避免部分積蓄流失於法律官司之中。

4。加大改善生活和健康類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