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下面的話讓講話者放下優越感,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
對不起,你把我弄胡塗了。
你能解釋一下,讓不屬於你的專業範圍內的人可以明白嗎?
你能不用術語把問題說明白嗎?
那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那個數字這麼重要?
那是指什麼?
這些縮寫代表什麼呢?
我對這些術語不熟悉。
問一個明智的問題比提供一個明智的回答要更困難。
幫助人們使假設和“規則”顯而易見
像“應該、不應該、必須、一定、不能”等這類詞彙,暗示了一種假設或不成文的“規則”。
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中採用假設和不成文的規則,可以測試資訊的真實性。
在詢問中,我們只需重複一些詞彙或短語就足以使講話者澄清他的陳述。比如∶“應該嗎?”“不應該嗎?”“你一定要……”“你覺得應該?”或許你可以說∶“如果你在,會發生什麼?”
根據不同的情況,你可以變換這些問題。比如∶“我想知道,如果你不在,那件事會怎樣?”或“我想知道,你的意思是……”運用假設和不成文的規則來提問題,你需要特別的當心,因為這些問題可能被認為是一種挑戰。
幫助人們發現普遍性的規律
我們大腦的功能之一是使複雜而充滿矛盾的生活條理化,變得有序和舒適。這將幫助我們不受太多的精神創傷,以一種合理的、有效的方式度過每一天。
我們設想這種清理過程應該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它是從一個或一些相似的場合推廣到所有近似的場合,從而得出普遍性的規律。
例如∶如果你為一個具有權威但是比較粗心的老闆工作,你可能推斷其他的老闆也這樣。假如你遇到的是不負責任的僱員,你可能推斷所有的僱員都是懶惰的、不負責的和不可靠的。如果你曾經是生產線上的主管,你可能推斷所有生產線上的主管都相當負責任。
就像假設和不成文的規則經常是從所暴露的問題和檢查中得到的那樣,它是具有普遍性的。而普遍性和規律性的事物通常由“總是、從不、所有、每一個”等詞彙構成。如果是問題,通常也是以“總是嗎?”“從不?”“如果你在,它還會發生嗎?”來提問,從中我們得到一些新的資訊。
與此相似,我們也能透過提問來發現隱藏在含混不清的詞彙後面的意思,比如“他們……”“他們不允許,那就……”若是問句則用“誰不允許?”“要是我們來做,將會怎樣?”透過提問我們獲得我們所需要的資訊。
幫助人們分析比較
我們每天都要比較許多事物。你經常會聽到“……更好一些”“……更糟糕了”或“……更容易”“……更難了”等等。當你需要透過比較作出選擇,確定哪一個更有效時,你必須獲取大量有用的資訊。
如果你認為“他做那項工作最合適”,你將會問“有誰比他更合適嗎?”“婦女們就一定不合適嗎”?
“比什麼更好?”“比什麼更糟?”“比什麼更容易?”這種比較是顯而易見的。
用問題檢查你的資訊是否被理解
詢問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別人是否理解了我們的資訊。你想問問你剛才的發言對他們的計劃是否有用;你想檢查你們的交流是否成功;你想知道人們是否理解了你的觀點、有沒有被誤解或需要澄清的。
不管你是否選擇詢問,你的目的是確認已經結束的交流是否彼此理解,這將避免以後的許多問題和尷尬的處境。養成詢問問題的習慣,透過詢問來獲得你所需要的資訊。這將節省你的時間,避免在交流中受挫。
第四部分收集正確資訊溝通的3個亞技巧
聽別人講話時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往往是溝通失敗的原因。你經常被某人長長的背景介紹搞得很煩心嗎?
如果真是這樣,倒不如和一個3歲的小孩閒聊。與成年人溝通的良好機會是在簡短的寒喧後,立即進入主題。
你經常假裝傾聽別人的講話,而實際上想著或幹著自己的事嗎?
在傾聽別人講話時,偶爾點點頭或附合幾聲,不能算是交流。你經常用一個耳朵去聽,企圖把重要的事情聽到嗎?
遺憾的是我們過濾、篩選資訊的能力還不強,致使大量的有價值的資訊你沒有聽到。還有許多壞習慣阻礙我們傾聽別人講話的內容,下面這些情況你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