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得為其效力之念昂然抬頭。

但他以他的履歷,這種脫離之念當然不可能發展為實際舉動,反而衍生如磐心病,竟至憂鬱成疾,他的脫離之念,就以犧牲老命的代價為最後之結果。

“與洋人交際,其要有四語,曰言忠信,曰行篤敬,曰會防不會剿,曰先疏後親”(《曾文正公全集·書札》卷18)。對外交際,薄物細故,他主張不必計較,唯事之重大者,則當出死力與之苦爭。其態度、心理方法都與林則徐有很相似的地方。曾氏在天津辦理外交糾紛時,為洋人所說幾句公道話,同時也違心處理民望甚高的地方官員,引致各方怨恨,而導致他心中的觳觫,非言可喻。

蕭一山先生說,曾國藩遣散湘軍,用心很深,也有諷刺李鴻章腳下的淮軍之意。而且,解散以後,湖南人鬱悶慘切,相率加入會黨,這是在為淵驅魚。“我們並不是故意找理由為曾國藩辯護,從全盤歷史上看,他確實有他的機栝,他的辭節制四省之命,一方固然要防外中內輕之漸,同時並有與賢才共天位之意,天下的事情多麼繁賾,盡一個人能包辦得了嗎?……這種恢廓的思想和豁達的態度,真不愧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說是理想人物了”(蕭一山《曾國藩傳》第十章)。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譚嗣同的人格理念

雖然同屬於改良派的陣營,但譚嗣同和康有為的性格及行為方式還是大有區別的。

戊戌變法的失敗,與改良派失策有關。康、梁作為光緒帝事實上的幕僚,想當教主,而性格一根筋,操作更是笨伯,一意孤行,那就有好看的了。變法期間被光緒帝倚為股肱之臣和智囊核心的康有為,成為變法運動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作為戊戌變法的靈魂人物和不可替代者,康有為的一言一行,對戊戌變法都有關乎成敗的影響。

當時的慈禧太后,乃是清廷的最高權力的擁有者,權欲極強,說一不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染指。康有為要搞君主立憲,首當其衝的乃是與慈禧關係的調理,要麼不顧一切以非常手段置之於死地,要麼變更路徑低首下心曲線抵達,但康氏不此之圖,反自肇端就觸犯實權派的大忌,等於將改良派急需之最高權力,猛然推到了改良運動的對立面,膠柱鼓瑟若是,戊戌變法焉有不敗之理?

他早先反對或者瞧不起辛亥志士的鐵血手段,所以在變法危急關頭,首先想到的是袁世凱,“乃屬譚復生入袁世凱所寓,說袁勤王,率死士數百挾上登午門而殺榮祿,除舊黨”(《康南海自編年譜》)。殊不知袁世凱是個勢利小人,比他更鬼。光緒帝在得到康有為的暗示之後,囑託袁世凱,朝廷一旦有“意外之變”,他就即刻帶兵進京。

甚至到了辛亥革命爆發之際,他給黃興寫信,還建議採取虛君共和制,以孔子的後裔假以皇冠,為一種榮譽及象徵,實際政柄則操之責任內閣。

譚嗣同慷慨赴難那年,他才34歲!短命的戊戌變法在慈禧太后的政變聲中流產,譚嗣同將自己的文牘交付梁啟超,囑其東渡日本避難,自己則選擇慷慨赴義。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日本志士曾派人與之聯絡,表示當保護營救,他毅然回絕,並告來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1899年9月24日,譚嗣同在北京瀏陽會館被捕,四天後在菜市口殉難。

他的青少年時代,大半在甘肅度過。他的父親譚繼洵在甘任按察使、布政使,他即隨父在府中讀書。他也曾朝著西北的更西方向馳驅,遠走大漠邊塞;也曾和僕從一道,張弓縱鷹,與邊民同在凜冽朔風中疾馳競獵。他曾率僕從數人騎馬出塞,在冰天雪地中往復七晝夜,行程1600餘里,返回後,髀股被馬鞍磨至血肉淋漓。

他在被捕候刑期間所題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何等氣概。十餘歲時,他即對王夫之的思想大感興趣。一方面是壓抑了兩百多年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抬頭,一方面是經世濟民的學問深植胸中,他順理成章地厭憎窒息人性的八股科舉,曾在課本上寫下“豈有此理”。後來他和北京的義俠大刀王五相交善,成為生死不渝的摯友,基礎就是他的學養所致,尤其是其中民本思想影響最大。

後來梁啟超向他的學生吳其昌談及戊戌人物。梁先生說,大難臨頭,光緒帝央求英國使館護送康有為出京,並未求日本使館。但當時日本使館早奉有保護*之密令,於是自獻殷勤,努力營救。

梁啟超最欽佩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