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一念之間,心眼大張。
以如今道行,大半個江都城都在他心眼觀照之中。
頓時對城中各處之事觀照無遺。
太守府方向,史彌悲果然被人截殺。
那人竟是不久之前,才來給他宣指的那姓宋老者身邊跟隨的護衛頭子。
此人刀法如神,刀刀如羚羊掛角,卻偏又霸道絕倫。
史彌悲乃世間大儒,在其刀下,竟只有招架的份。
不過江舟並沒有著急趕過去。
因為李伯陽已經出手了。
這位龍虎少君,竟也有二品元神法相的道行。
論境界,還遠遠無法與那刀客相比,可與其相鬥,竟然不落下風。
雖然是與史彌悲聯手,卻也著實驚人。
江舟自問不用巨靈神力,也未必能比他強上多少。
有他相助,但是暫時無虞。
再看城南方向,一條主道兩旁、酒肆茶樓,甚至是屋頂,都擠滿了人。
長道上,只有五人行於當中。
這五人似儒生打扮,卻與尋常儒生寬袍大袖不同,而是箭袖窄袍。
五人各著赤、青、白、黑、黃五色衣袍,腰間俱懸掛長劍。
當中白袍者,手上還抱著一杆大旗,杆長七丈。
以錦緞為幡,以金絲玉線於錦旗之上繡出“錦繡天波”四字。
錦繡旗?
江舟一下便猜出這大旗,還有那五人的來歷。
稷下學宮,五色劍士。
六大聖地,其餘五個,就算是最為神秘的摘星樓,他也打過交道。
也只有這個稷下學宮,他耳邊從來不曾少聽聞其名,似乎身邊所有人都與稷下學宮有關,卻從來沒有真正見過學宮中人。
這個似乎只存在於傳說中,卻又無處不在的稷下學宮,可不是隻有儒生文士,也並非完全等同於儒門。
其中海納百川,兼涉百家,法墨陰陽,俱源出於此。
只不過,儒門勢大,反倒將其餘各家壓得毫無存在感,以至於世人多有誤解,將稷下學宮當成儒門聖地。
其實學宮中除了文人儒生,還有許多人。
如御者、劍士、術師、書佐、樂典、工匠等等。
五色劍士,便是稷下學宮極負威名的存在。
君子諸藝,劍為君子之風。
是以,稷下劍法,也是世間一絕。
這五色劍士,便專門負責學宮對外諸是。
君子之風,溫潤,亦有節。
簡單地說,稷下學宮要是和你講道理講不通,那就該用劍了。
按慣例,錦繡旗也向來是由五位五色劍士一同送出。
所謂五色,是家國社稷之色。
如此,既示之以禮,亦示之以威。
江舟看著這般場面,五人這禮挑不出半點毛病,倒也著實是好威風
不過區區五人,數以萬計的人圍觀,卻無一發聲。
果真是“威風十里長街靜,錦繡旗開萬姓觀”。
這“威風”也不知是因錦繡旗,還是因五色劍士。
他剛才感受到的來自南城方向的強大氣息,其中幾股,便是這五色劍士。
還有一些,便藏在那些圍觀的人群之中。
還有剛剛趕來的素霓生,也落到了此處。
剛剛才恢復八九成功力的歸南雁、衛平生,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到了這裡。
他們三人似乎都各自盯著人群中的某人。
卻並未有人動手,只是彼此試探威懾。
都在等待時機。
這個時機,自然是五色劍士將錦繡旗交出之時。
這天下,沒有任何人會願意得罪稷下學宮。
看這旗上金絲玉線繡出的大字,不出意外,是送給他的了。
所以……這些人的目標,還是自己。
不過……
這就很奇怪。
按理說,錦繡旗算是大稷朝廷拉攏分化各方勢力的。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賜給朝廷官員、諸侯公卿。
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他是朝廷官員,還是剛剛封了侯。
要賜,也是賜給“葉孤城”。
上次在黃家莊,那幾個想來找他麻煩的道門七修中人,就曾說過,是因稷下評和錦繡旗的事來找他,當時也說過有一面錦繡旗是給“葉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