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7章 青天

既然開了口,便不會讓她再留下。

而且她在瓦棺寺中,又真的能安心嗎?

若能安心,她又何苦每日掃灑塵土,進出坊間市井?

前者是為了安心。

後者是抱著僥倖之心,能在市井之中,聽到只言半語,能令她找到仇人。

但二十多年了,她成了許多人眼裡的“萬事通”,卻依舊半點頭緒。

其實是住持的神異,若是肯幫她,定是可以找到仇人的。

但瞽目老僧唸了一輩子的佛,雖不會阻她報仇,但也是斷然不會助她尋仇的。

“既如此,弟子拜別住持。”

妙寂女尼終於放下手中掃帚,跪在地上,朝老僧叩拜,才起身,背向瓦棺寺,緩緩離去。

她一身孑然,倒也不必收拾什麼。

……

江宅。

娑羅雙樹下,江舟輕聲誦唸經文的聲音在院中迴盪著。

“以本心淨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故能合乎中黃八極天心,達於無上清虛之境。”

“守一修仙度人,仙家之最正者。”

“何謂淨?不染物;何謂明?不觸物。”

“不染不觸,忠孝自得。”

“正心誠意為淨明,扶植綱常憑忠孝。”

“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染,愚智皆仰之為開度之門,升真之路。以孝悌為之準式,修煉為之方術,行持為之必要……”

江舟抬頭看了下天色,放下手中的書冊。

這是太智老道贈他的《淨明經》。

他本來並不是很看重,不過是閒來翻閱。

卻沒想到這本薄薄的書冊,也不是什麼道法神通,只看了些許,便對他大有助益。

這淨明道的法詣,與道門,甚至與仙門中一切法統都大相徑庭。

仙門之人,無論道佛,都講究遠世俗,寡心欲。

修仙參佛,說白了,就是最後都要把自己修得不像人。

“仙”和“佛”才是他們的追求。

既非人,自不必有人性。

人性太重,反而是束縛。

是以道弘人。

淨明道卻反其道而行,講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其所選擇的路子,也挺有意思。

竟與儒門一般,講究“忠”、“孝”二字。

以忠孝為繩,正己正人,正如經中所言:由真忠至孝,可復歸本淨元明之境。

謂世人若能以孝道二字常蘊在方寸內,則言必忠信,行必篤敬,忿消欲寡,改過遷善,方備人道。

則道由心悟,玄由密證。

這些東西,竟然與他最近的苦惱,或者說是感悟,有不謀而合之處。

他入聖之後,感受到了凡聖之別,隱有出世之念,但始終有不想丟失人性的念頭。

只苦於底蘊太淺,雖然有這樣的念頭,也不知方向。

這《淨明經》正是他自己此刻所急需。

難怪這太智老道莫名其妙地贈他經文。

顯然是早已經看出來了。

這些仙門老怪,果真是沒有一個簡單的。

照這麼看來,太智老道確實是一片好心。

他提醒的話語,倒是值得斟酌在意了。

法海捉了幾大仙門的高手回去,其中還有摘星樓的人,若說這些仙門會因他們“幾人”入聖而忍氣吞聲,江舟都不太相信。

一個兩個的他不怕,但是這些人一個個呼朋引伴的,打了小的來老的,打了這個來那個,打了一個來兩個……

就是個源源不絕的大麻煩,想想都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