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怎的讓他跑了?這還沒寫完呢!這可是千秋不朽的聖道文章!怎能半途而廢啊!”
“這個豎子!豎子!”
“還有爾等,若是這文章自此而廢,爾等皆是罪人!”
等回過神來,李東陽已經失態,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
完了還不解氣,又指著白麓書院眾學子大罵特罵。
一眾學子面面相覷。
這還是那個儒雅沉穩的東陽先生嗎?
其餘圍觀人群也驚了。
千秋不朽的聖道文章?
就這幾行莫名其妙的文字?
他們打心眼裡不信,但說這話的人是南州大儒李東陽,這就讓人不得不信了。
這樣一位名聞天下的大儒,總不會信口胡言吧?
因此也不管信是不信,人人都爭相去看。
信不信,懂不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將文章記下來。
能讓大儒這般失態的文字,豈是凡俗?
說得俗點,那是字字千金不換!
不說能摹下來,只要記得一字半句,拿出去也必定會有無數文人爭搶。
這邊朱元皓回過神來,連忙道:“兩位先生也不必如此,既知江舟小友是肅靖司中人,日後自可尋去。”
李東陽醒悟過來,悵然若失嘆道:“想不到,肅靖司中竟是臥虎藏龍啊。”
戴幼公也道:“老夫實在不解,以他的才學,怎會去肅靖司呢?他應該到白麓書院,應該進典禮司才對!”
旁邊一個學子小心地提醒道:“兩位先生,剛才那巡妖衛說了,這些大作,都是他門中師兄所作……”
兩人聞言,互視一眼,露出幾分笑意。
李東陽道:“你信不信?”
戴幼公笑道:“你信嗎?”
“哈哈哈。”
兩人同時笑了一聲。
“唉……”
李東陽忽地長嘆一聲,露出幾分疲倦道:“老夫乏了,陳員外,就勞煩你派些人,將江舟小友送給老夫的東西,抬回老夫府上吧。”
他指了指柱上的詩句,還有玉屏風道:“嗯,那首詩既是寫在柱上,便先著人拓下來,先這玉屏風抬走,老夫會照價補償陳員外的。”
戴幼公剛剛還一臉笑意,此時就像是被人突然從背後捅了一刀,滿臉不可思議。
看著李東陽笑呵呵地撫著玉屏風,頓時兩眼一瞪:“李東陽!你好不要麵皮!”
“這首詩便算了,江小友確實說過給你了,可這玉屏風何曾便是你的了?”
“老夫不管!你已得了一首詩,足以讓你臭顯擺,算是讓你得了便宜!但你不能一人把好處全佔了!”
說著兩手已經抱住一面屏風:“這玉屏風,就歸老夫了!”
李東陽一驚,旋即毫不示弱地瞪了回去:“戴老匹夫!安敢奪人之愛!”
“此物亦吾所愛!”
戴九公寸步不讓,怒目橫眉。
“你!”
“老夫怎的!”
兩個老頭站在玉屏風前,一人抱著一面,怒目相對。
李東陽長髯無風自動。
戴幼公衣袂飄揚。
煙波樓中,頓時平地颳起一陣溫和的暖風。
空氣卻如同凝固了一般,眾人只覺頭頂壓下了一座大山。
個個噤若寒蟬,動彈不得。
李東陽咬牙切齒:“老匹夫,你真要與我爭搶?”
戴幼公寸步不讓:“老蟢子,這可非你之物,何來爭搶?”
老蟢子就是老蜘蛛。
數十年前,李東陽還是個童子之時,與當朝太宰公孫弘一南一北,並稱神童。
曾同在稷下學宮進學。
因二人神童之名,得先帝啟召請入金闕之宴。
其時帝啟於宴中賜見二人,有意考較,指著一盤蟹道:“螃蟹渾身甲冑。”
不過頃刻間,兩人皆有應答。
公孫弘答:“鳳凰遍體文章。”
李東陽答:“蜘蛛滿腹經綸。”
帝啟要二人分別以所言作賦,為金闕之宴助興。
於是便有了名傳天下,足以輝耀千古的《大雅賦》與《心繭賦》。
惹得帝啟開懷大笑,對宴上群臣道:“我大稷文運若只一石,有此二童當能再添一石。”
自此鳳凰子、蜘蛛子之名,盛傳天下。
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