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氣運轉,萬物生滅。
榮常之樹上下生機勃勃,枯萎之樹上下死氣沉沉,涇渭分明。
相連的樹根盤繞,安忍如大地,不動如山嶽。
樹枝、葉子隱隱有絲絲庚金之氣,鋒銳無比。
其大如壺的果子中,有汩汩之聲,彷彿有神水流動。
周遭溫熱如火爐。
江舟拿出日月五星輪,朝雙樹之間一拋。
日輪、月輪、五枚星輪,合共七枚,懸於雙樹之上。
日月星三光齊現,一閃即隱,七輪沒入虛空。
高天,層層雲氣虛罡之上,幾顆星辰閃爍,與之輝映。
江舟這座宅院,頓時籠罩在一層難以捉摸的晦澀波動之中。
“還差最後一個太陰之眼……”
剛滿意沒多久,江舟又皺起眉來。
他至今也找不到合適的器物,能作為太陰陣樞。
江舟甚至都起了回吳郡一趟,到白麓書院打劫的意思。
白麓巖上的那塊玉壁是聖人手筆,多年來早已經得月華之神。
月本就為太陰之神,白麓月壁雖然遠遠不及,卻已有幾分神韻,再適合不過。
算了,看在李東陽的份上,這事不能幹。
好吧,江舟實際上也有點怕。
儒門是個超大的馬蜂窩,捅不起……
正有些悻悻然,江舟忽然感覺眉心一跳。
“嗯?”
心中隱然若有所覺。
這是……
江舟近幾日過得清靜,不是在家中盤自太陰奇門陣、抄錄彼世經文,便是往返肅靖司之間,遍閱經籍。
與自己的修行兩相映照,道行逾深。
對於不久前開啟的心眼,更加清明。
儒經有言: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至人者,夢覺合一,能自持定其心。寤其是,寐亦如是也。其時有夢者虛,靜極則明生,‘至誠前知’之謂也。
這是儒門的至誠如神之道。
道門有入神坐照,佛門般若觀照,即便武道,也有心血來潮,都是殊途而同歸。
即是所謂金風未動蟬先覺。
若有人心中有念,甚至是暗起加害之心,心念方起,便自生感應。
江舟此前沒有過此類體驗,但此時心中卻自發生起明悟。
他也達到了這種境界。
所以……
又有刁民想害朕?
心念一起,心眼洞開。
以自家為中心,霎時間籠罩方圓之地。
事物鉅細,盡納“眼”中。
“是他?”
過了一會兒,江舟眼底閃過一絲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