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豈止防他一二,此人是我的一個後患隱憂;我幾次扳他不倒,要靠你了!”

趙文華心中一跳,不知嚴嵩又要出什麼花樣。如果嚴嵩都扳他不倒,要叫自己去做“打手”又如何能夠佔上風?所以遲疑著不知所答。

“我的意思是,想援引你入閣辦事,替我看住徐子升,將來找機會把他攆出去,我就可以放心告老了!”

原來如此!趙文華不但疑憂盡釋,而且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如果義父覺得我能入閣辦事,我一定盡心看住徐子升。”

“徐子升實在不可輕敵。他如今在青詞上頭很用心;你也該在這上頭下些苦功或者找一兩個好手養著,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替你捉刀。”

“是!”趙文華答說,“江浙名士很多,我可以物色得到。”

商量既定,嚴嵩便寫了一個手奏,請求召見。這是不常有的情形,皇帝不知他有何重要機密的軍國大事要面奏,當即傳諭:“準召所請,候旨進見。”

到了半夜裡,皇帝打坐已畢,服用了方士特為採辦上等藥材,配合食料,細心調製的酒食,精神大振,便派個小太監在值廬中將嚴嵩從床上喚起來,用頂小轎送到寢宮見面。

“要見我?”皇帝為了保持元氣,說話跟他動筆一樣簡單。

“是!青詞大事,凡文學優長,得備侍從之選者,臣不敢不據實舉薦。”

“好!誰?”

“工部尚書趙文華,原系進士出身,長於文筆,熟悉《道藏》;倘蒙陛下賜准入值,供奉西苑,必能謹慎將事,克盡厥職。”

皇帝大搖其頭,“我用趙文華,”他說,“不是用他來撰青詞的。”說著,將眼睛閉上了。

嚴嵩碰了個軟釘子,心裡很不是味道,只好說一聲:“臣冒昧!臣該死!”

一面說,一面將頭磕得“崩崩”地響,三跪九叩既畢,準備悄悄退出去時,皇帝說道:“慢!我還有話。最近東南的軍報,你都看了沒有?”

嚴嵩心裡一跳,硬著頭皮答道:“是!臣無不細閱。倭患雖已復起,但不足上煩睿慮。胡宗憲足以了事。”

“要不要再派個人去。”

“若蒙特命大臣督師,百姓感戴,將士用命,仰賴聖威,更易奏功。”

“那,你們去商量。”

商量是商量督師的人選。嚴嵩將這件事交給兵部和吏部去辦,很快地有了結果,兵、吏兩部公推兵部侍郎趙良材以“奉旨督師”的名義,馳騁到江南,主持全盤剿倭事宜。

這是件大事,嚴嵩要找個人商量——不是趙文華,也不是徐階,更不是李本,而是他的兒子嚴世蕃。

“誰想出來的餿主意!”嚴世蕃答說,“順理成章的事,莫非就沒有一個人想得到?”

這話就連他的父親也一起指責在內了。嚴嵩卻毫不在意!“還該文華去啊!他不是等於寫了包票的嗎?”嚴世蕃說,“除了他,決沒有第二個人可派,就有人也不能派。”

“這又是何道理?”

“平倭患還早得很呢!趙良材勞而無功,皇上少不得問下來,你老人家只有找文華。那時候,你看文華跟你扯皮吧!反正橫說、豎說他都有理!你老人家何苦替人受過。”

“啊,啊!到底你想得到。”嚴嵩的“譽兒癖”又發作了。

“當然,也不一定說是有過無功。有功讓別人佔了更犯不著。”

嚴嵩心想,不錯!趙文華力贊胡宗憲,幾次說他是“不世出的奇才”,當然有些本事。看來成功的希望大,失敗的成分少,既然如此,何苦讓趙良材去撿個現成的功勞?功勞歸於趙文華,在皇帝看,是自己舉薦得人;就趙文華來說,定會感恩圖報。不管怎樣,對自己都有好處,然則何樂不為?

等想通了,嚴嵩自然高興,但也不免困惑,“你說的道理,其實也很淺,很容易明白。”他自問地說:“為什麼我就事先想不到呢?”

嚴世蕃暗中好笑。心裡在說:道理是不淺,還有深意在內。倘若趙文華督師無功,便連舉薦非人的罪一起辦,教他跟張經、李天寵一搭兒作伴去!

※ ※ ※

嚴世蕃的深意,趙文華是猜到了的。深知此行生死禍福所關,但不能不硬著頭皮答應;如果稍有推託,便是自知其罔而情虛,眼前的富貴先就難保了。

意會到這一層利害關係,便索性裝出欣然奉令的樣子,“義父的吩咐,真所謂‘固所願也,不敢請耳’。”他問:“不知如何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