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什麼狗屁忠孝節義!多少事壞在這上頭!”
出乎意料的,岳飛並沒發火呵斥,只道:“君父大倫,天理根本,我必捨生而守。”忽然間象老了幾十歲,坐地再不多言。桃夭夭還欲再辯,嚅囁終難開口。對這位名垂青史的大英雄,他從小視作天神一般。才剛頂撞已然後悔,追思自己往日尊崇的品格,不也以“忠孝節義”為貴,努力行效麼?如今竟要逐條反對,實在找不出理由。
他暗自著急“只怨我笨嘴拙舌,靈兒在就好了。她學問高點子多,一番引經據典,白的說成黑的,說不定能勸服嶽元帥。”
念及典籍,史書的記述流經腦海:岳飛弱冠之年入伍,真定充當“敢死士”,平賊靖國,保境護民,積功官拜統制。後值金國南侵,金兵殺人如鏟地割草。宋朝各軍望風而潰,唯有岳飛獨木擎天,太行山單騎退敵,汜水關箭斃金將,廣德六勝,常州四捷,復健康,收襄陽,朱仙鎮大敗兀朮,十萬金兵作鳥獸散岳家軍的軍旗所指如狂飆卷席,直殺的金國人肝膽俱碎,相互告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而威震天下的岳家軍對老百姓卻非常“柔弱”,廣為流傳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絕非空談,確有士兵因飢困不忍擾民,以致活活餓死的例項!如此威武仁義之師,老百姓怎不“頂盆焚香,感慕而泣”?嶽元帥更清廉儉潔,吃的食物與“士卒最下者同”,結茅為軍帳,穿粗布草履,家中清貧一如水洗。史上善戰大將頗多,似岳飛愛兵愛民,諸般德行發乎天性,歷代難有第二人相比。
最令桃夭夭敬佩的,又有兩點。一是岳飛事母至孝,母親病重嘗藥進餌,母親亡故他千里扶棺。後世某些文人批評他“借孝母沽名,掩殺舅之責”,桃夭夭對這類評論極度反感。細溯岳飛的身世,初生時黃河決堤沖毀家園,是母親抱著他坐甕逃生,那種相依為命的母子親情,桃夭夭深有同感,對報答親恩的善行自然推崇備至。
第二部 入道篇 第十五回 幽茫長河通今古6
除此之外,桃夭夭更佩服岳飛終生不納妾,不養姬。古代男子納妾天經地義,別說官宦大戶,小康人家也引以為常。桃夭夭的孃親委身龍家,小妾當了十六年,飽受欺辱磨折。桃夭夭內心鬱憤糾結,推根尋底,孃親作妾源於龍老爺的**,所以痛恨男子三心二意,娶了老婆還要別的女人,簡直是衣冠禽獸。反之而視,岳飛始終只有一個妻子,在桃夭夭心目中就堪稱男子漢的楷模。
曾幾何時,桃夭夭掩卷神馳,只恨自己生的太遲,無福瞻仰大英雄的風采。如今活生生的嶽武穆出現,咫尺間音容宛然,足以令他欣悅忘憂。相處時日稍長,先前為張保抱屈的怨氣消散了,他滿懷敬意,周身熱乎乎的如沐春風,總感嶽元帥怎樣做都是對的,自己的異議完全多餘。
七天之後,岳雲,張憲入獄,與岳飛分隔關押。桃夭夭心裡感傷,默默遞水鋪草服侍元帥。岳飛生平絕少誇談,舉手投足氣度穩重。日子沉默而不沉悶,忽忽流逝,轉眼歲末除夕。典獄官命放岳雲張憲進岳飛房中,讓他父子團聚,並送來一小桌酒食。雲憲二人進門含淚拜倒,向父親請安。岳雲見一個金人在房裡,叫聲:“狗韃子!”揮拳便打。依著桃夭夭的脾氣,何曾怕過強欺?但念嶽公子含冤受屈,恨的是奸臣,打的是敵族,情有可原,於是閉上眼坦然捱揍。岳飛急喝岳雲住手,命擺開杯盤箸盞,三人席地坐好,又讓桃夭夭坐在下首,自己的酒杯給他用。岳雲張憲愕然,不懂為何禮待一個韃子。
岳飛道:“平夷用兵,制夷用禮。即便掃平黃龍,亦當教授禮道,使北人歸服王化。”岳家軍橫掃江北,多曾接納金兵投誠,岳雲想到這兒就釋然了。於是四人飲酒用飯。堪堪半夜,屋頂飄灑冰屑,寒風透肌刺骨。岳飛道:“下雨了?”桃夭夭捻了下指尖,道:“是下雪了。”
就在這時候,牢頭倪完領著幾個禁子進屋,面紅耳赤的抱拳施禮。嶽元帥看他神色異常,放下碗筷,道:“算來也該到了,有旨意麼?”倪完道:“現有旨意下了,但小的們怎敢”腦袋垂到胸口,後面的話幾若蚊吟。
岳雲張憲見慣軍中行刑場面,立時瞧出情勢不妙,跳起叫道:“皇帝下旨要殺我們!”岳飛道:“莫胡猜,你兩個跪下。”見禁子拿著繩子,討了兩根拿在手裡。岳雲道:“定是要殺我們父子,用繩索綁了去。”岳飛道:“犯官接旨,自然要上綁!”親自動手將兒子綁了,再讓禁子將自己綁上,問道:“何處接旨?”倪完道:“風波亭上。”
桃夭夭驀地驚覺“風波亭!風波亭正是嶽元帥就義的地方!”扔了酒杯子,撲上前拉住岳飛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