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緒。

我的一位同事總抱怨他家附近小商店賣醬油的售貨員態度不好,像誰欠了她二百吊似的,後來同事的妻子打聽到了女售貨員的身世:丈夫有外遇離了婚,老母癱瘓在床,上小學的女兒患哮喘病,每月只能開二、三百元工資,一間12平米的平房。難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這位同事從此再不計較她的態度了,甚至還想幫她一把,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場所遇到不順心的事,實在不值得生氣。素不相識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別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種煩心事使他這一天情緒惡劣,行為失控,正巧讓你趕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們就應寬大為懷,不以為意,或以柔克剛,曉之以理。總之,不能與這位與你原本無仇無怨的人瞪著眼睛較勁。假如較起真來,大動肝火,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釀出個什麼後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較真,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假如對方沒有文化,一較真就等於把自己降低到對方的水平,很沒面子。另外,對方的觸犯從某種程度上是發洩和轉嫁痛苦,雖說我們沒有分攤他痛苦的義務,但客觀上確實幫助了他,無形之中做了件善事。這樣一想,也就原諒他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家裡更不要較真,否則你就愚不可及。老婆孩子之間哪有什麼原則、立場的大是大非問題,都是一家人,非要用〃階級鬥爭〃的眼光看問題,分出個對和錯來,又有什麼用呢?人們在單位、在社會上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規範化角色,克盡職守的國家公務員、精明體面的商人,還有廣大工人、職員,但一回到家裡,脫去西裝革履,也就是脫掉了你所扮演的這一角色的〃行頭〃,即社會對這一角色的規矩和種種要求、束縛,還原了你的本來面目,使你儘可能地享受天倫之樂。假若你在家裡還跟在社會上一樣認真、一樣循規蹈距,每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還要考慮對錯、妥否,顧忌影響、後果,掂量再三,那不僅可笑,也太累了。所以頭腦一定要清楚,在家裡你就是丈夫、就是妻子。所以,處理家庭瑣事要採取〃綏靖〃政策,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當個笑口常開的和事佬。

。←蟲工←木橋 書←吧←

第12節:糊塗待人留餘地

具體說來,作丈夫的要寬厚,在錢物方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越馬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給孃家偏點心眼,是人之常情,你根本就別往心裡去計較,那才能顯出男子漢寬宏大量的風度。妻子對丈夫的懶惰等種種難以容忍的毛病,也應採取寬容的態度,切忌嘮叨起來沒完,嫌他這、嫌他那,也不要偶爾丈夫回來晚了或有女士來電話,就給臉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審個沒完。看得越緊,逆反心理越強。索性大撒把,讓他瀟灑去,看有多大本事,外面的情感世界也自會給他教訓,只要你是個自信心強、有性格有魅力的女人,丈夫再花心思也不會與你隔斷心腸。就怕你對丈夫太〃認真〃了,讓他感到是戴著枷鎖過日子,進而對你產生厭倦,那才真正會發生危機。家裡是避風的港灣,應該是溫馨和諧的,千萬別把它演變成充滿火藥味的戰場,狼煙四起,雞飛狗跳,而這關鍵就看你怎麼去把握了。

糊塗待人留餘地

糊塗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美德,秉持糊塗的心態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對待世間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迎得別人的尊敬,這也是糊塗做人的要義。

古代有個叫韓琦的人,曾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時長期擔任宰相職位。韓琦在定武統帥部隊時,夜間伏案辦公,一名侍衛拿著蠟燭為他照明。那個侍衛不小心一走神,蠟燭燒了韓琦鬢角的頭髮,韓琦沒說什麼,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頭寫字。過了一會兒一回頭,發現拿蠟燭的侍衛換人了,韓琦怕主管侍衛的長官鞭打那個侍衛,就趕快把他們召來,當著他們的面說:〃不要替換他,因為他已經懂得怎樣拿蠟燭了。〃軍中的將士們知道此事後,無不感動佩服。按理說,侍衛拿蠟燭照明時不全神貫注,把統帥的頭髮燒了,本身就是失職,韓琦責備一句也是應該的,即使不責備,挨燒時〃哎呀〃一聲也難免。可他不但忍著疼沒吱聲,還怕侍衛受到鞭打責罰,極力替其開脫。他這種容忍比批評和責罰更能讓士兵改正缺點、盡職盡責,而且韓琦統帥的是一個大部隊,事情雖小,影響卻大,上上下下一知曉,誰不願意為這樣的統帥賣命呢?

韓琦鎮守大名府時,有人獻給他兩隻出土的玉杯,這兩隻玉杯表裡毫無瑕疵,是稀世珍寶。韓琦非常珍愛,送給獻寶人許多銀子。每次大宴賓客時,總要專設一桌,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