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了也依舊只是個一窮二白的秀才,那你讓他靠什麼來養家餬口?要是我們六郎沒那金榜題名的福氣,還不如讓他早早的學門能賺錢的手藝來得實在!指不定這門手藝學好了,咱家六郎日後也能夠靠著它發家、繼而富甲一方!”
“若真是這樣,那其他幾個小子要真是像那老秀才一樣不爭氣,不也好歹能有個依靠?這既能順了六郎的心意,又能解決家裡眼下的困難,更能替其他幾個小子留條後路的好事兒,你咋就死腦筋的不同意呢?”
這劉氏脾氣雖然火爆但性子卻很直,楊大柱只說了一句、她就一股腦的把心裡的想法倒了出來,且她那護短的性子也讓她偏向楊六郎,毫不客氣的罵楊大柱死腦筋、遇到事兒不懂得變通一下。
而楊大柱先前顯然沒往這個方向想過此事,所以劉氏一說完他便怔在了原地,細細的把劉氏那番沒有蘊含什麼大道理、但卻十分直白實在的話琢磨了一遍,良久後終於長長的嘆了口氣,道:“素娘你說的對,讓孩子過他自己想過的日子,今後他才不會心存遺憾,也不會因此而埋怨我們……”
“總之,路在他自個兒的腳下,他想要選哪條來走,都由他了。”
劉氏聞言心裡一喜,連忙問道:“這麼說六郎那事兒你是同意了?”
“嗯,我們當爹孃的不就只盼著孩子長大後日子能過得舒心?若是我硬把不愛讀書的六郎送回學堂,那豈不是故意要讓他以後的日子過得不舒心嗎?”
“你能想明白就好!我這就去把孩子們叫回來!”
劉氏說著便抱著魚兒站到船頭,扯開嗓子把楊家幾兄弟喊了回來,而魚兒也為楊大柱最終能想通感到十分欣慰,這讀書在古代固然是最好、最能飛黃騰達的出路,但魚兒卻不贊成做父母的死命的逼孩子讀書、逼孩子做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這一點魚兒其實深有體會、併為此一直感到有些遺憾,這魚兒穿越前作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