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掙扎。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後楊大柱終於想清楚了,不過他倒不是認同了楊大郎等人的想法,而是覺得楊大柱既然已經長大了、且走上一條和他這個當爹的截然不同的道路,那面對人生大事時他就有自己性子和做主的權利了。
於是楊大柱最終只對楊大郎說了句:“男子漢大丈夫,自己做的決定今後就要自己一路扛到底,事到如今你想要走什麼樣的路阿爹也不再幹涉了———當小官還是當大官、是默默無名還是大展拳腳,你想清楚後自個兒做選擇吧!”
楊大柱雖然說這番話時語氣還是有些生硬,但他這變相的妥協還是讓楊大郎十分感動,有些哽咽的說了句:“阿爹你放心,無論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日後當了什麼樣的官,我都不會做那些對不起天地良心的事!”
楊大郎的話讓楊大柱面色複雜、心頭五味俱全,良久之後才是半感慨半是欣慰的說了句:“大郎,你長大了。”
魚兒聽了楊大柱這話心頭也是五味俱全,過往的種種回憶瞬間湧上心頭———一會兒是楊大郎抱著她在沙灘上讀書識字的畫面;一會兒是楊大郎板著臉像個小老頭般教訓楊四郎的畫面;還有楊大郎苦口婆心勸魚兒一定要打小就當一個斯文小娘子的畫面,總之這個時刻魚兒突然記起了過往的種種……
這些畫面一一的從魚兒的眼前晃過,讓魚兒突然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覺,待她收住紛亂的思緒定定的看向楊大郎,卻再也無法將眼前的大哥同記憶裡的那個古迂腐的板少年聯絡在一起。
是啊,照顧父母、教養弟妹的重擔一直都壓在楊大郎身上,讓他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的變成熟,讓他迂腐刻板的性子悄悄的改變了……
而經過了最初的一點不愉快後,楊大郎的親事最終還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定了下來,這事情一定下來、楊大郎第二天就和楊大柱一起趕去了州學,尋到楊先生把家人商量後的意思告訴了他。
楊先生見楊家如此識時務心裡自是十分滿意,於是隨後就帶著楊大郎父子上李先生家拜訪。這楊家人早就相中了楊大郎,因此見楊家也樂意結親自是十分高興,於是雙方很快就將親事初步商量妥當,楊家更是說好會盡快請媒人前來李家提親。
於是辭別兩位先生後,楊大郎和楊大柱先在城裡尋了一位捉刀人,請他執筆代目不識丁的楊大柱寫了一封“求婚啟”。這捉刀人本就是專門幹這替人代筆寫各類文書的營生,因此不到一刻鐘、他就替楊大柱寫好了一封文辭漂亮的“求婚啟”。
這“求婚啟”寫好後,楊大郎和楊大柱又在城裡請了位姓王的媒婆,把事情同王媒婆交代清楚後、就讓王媒婆把這封“求婚啟”送去了李家,並叮囑王媒婆事兒一辦成就到小岞村來找他們。
這王媒婆接了生意後自是馬上就忙了起來,打扮一新後很快就把“求婚啟”送到了李家。
一到李家,接見王媒婆的乃是李先生的夫人、錢夫人,這門親事是李先生、錢夫人以及李二孃三人一起挑中的,因此王媒婆去了後也不必再費什麼口舌遊說錢夫人答應這門親事,錢夫人看完王媒婆送來的“求婚啟”後、就直接同她討了草貼去填寫。
這錢夫人先是親自在草貼上填上了李二孃的生辰八字、姓名、在李家的排行、以及名份(大戶人家這裡多填嫡庶)等,隨後再填了李二孃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曾任或現任的官職,最後才填上了李二孃隨嫁的田產妝奩等。
本書縱橫中文網首發,歡迎讀者登入。zongheng。檢視更多優秀作品。
第四十四章 籌辦親事
這王媒婆接過錢氏親筆填寫的草帖後,這門親事就算是成了一半了。而這王媒婆急著趕到楊家討喜錢,於是把草帖往懷裡一揣就急急忙忙的起身同錢夫人告辭,出了李家後更是馬不停蹄的往小岞村趕去。
這王媒婆趕到小岞村尋到楊家後,一見到楊大柱和劉氏就把兜在懷裡那副五男二女花箋子取了出來,邊訕笑著遞到劉氏手裡邊說道:“我已把李家夫人親筆填寫的草帖帶來了,帶你們家合過婚一切順利後、我再把你們家少爺的草帖送去李家。”
這閩南一帶合婚通常都要三日,所以王媒婆說完這些話得了些賞錢後便先行離去,臨走前同劉氏說好三日後她會再上門前來問合婚的結果。
而魚兒對“合婚”這個詞感到有些陌生,尋了機會問過劉氏後魚兒才知道原來閩南一帶所說的“合婚”、其實就是三書六禮中的“納吉”,也被稱作“問吉”,是男女雙方成親前的一個必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