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嬤嬤該說的都說說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說到衛氏的心裡。
ps:感謝dongji2002,千羽千語的平安符,感謝蘆薈的月票。
週末太痛苦了,想想即將到來的寒假,某客自求多福吧。。。。。。
明早的更新不定,最晚到中午。(未完待續。)
第151章 發生了什麼事?
白家這些日子好生的忙了一陣,其中最多的就是給老六白銘林提親的人。
白銘林中了探花,身價一下就不一樣了,白銘文已有妻室,就連老七白銘殊前兩年也成了親。
白銘林前幾年遊學在外,白家二老倒是想給他說親來著,只是白銘林都婉拒了,後來白老夫人才算明白這個小兒子的心意。
若讓白老夫人自己說,她的這三個兒子裡,最是胸有丘壑的,就是白銘林了。
他一直都清楚自己所要的是什麼,所以沒有早早的定下親事,如今中了探花,永州的大家閨秀他自然更是看不上了。
以他在京中的勢頭,多得是權貴之家要與他結親,自然比在永州定親好上千倍,將來也能成為朝堂的助力。
他們在永州十多日,便準備返京了。
白銘林的前程已經定好,回京後就直接進翰林院就可以了。白銘文跟白銘殊都還待定。
白老爺子也找了個機會跟白銘文推心置腹的談了一晚。
依白老爺子的建議,他是不贊同白銘文留京的,且不說如今的朝堂風雲湧動,以白銘文的心思還不足以能摸清裡面的門道,還有就是白銘林如今在翰林院,白銘殊也是執意會想辦法留在京城的,加上今年白銘新任滿,也已經在京城疏通好了,到時候白家四個兄弟都在京城就有些惹人側目了。
所以,白老爺子建議白銘文外放。最好是一些窮鄉僻壤之地,一能磨人心志,二來樹立好的風評,將來穩打穩紮的走得更為長遠。
白銘文開始是還不是很樂意,總覺得白老爺子有些看低了自己,後來琢磨著白老爺子的話,也就慢慢的想通了,便決定聽從白老爺子的。
就在他們即將回京的前兩天,白老夫人卻是病倒了,白銘文想著最近跟衛氏的關係有所緩和。便想著讓她跟自己回京。將來不管是外放還是其他,都帶著她去。
衛氏也沒拒絕,都已經開始收拾行囊了,但是白老夫人這一病。衛氏便主動提了出來。不隨白銘文回京了。要留下侍奉老夫人。
白銘文聽了後也感到十分的無奈,總不能說,你別侍奉我娘了。跟我走吧。
到最後,衛氏還是留下了,白蓮在知道白銘文聽從了白老爺子的意見選擇外放後,就沒有再勸衛氏跟著白銘文同去京城。
此刻去了也沒用,最多在京城留幾個月,能有什麼作為。
便安心的留在永州,等著白銘文的訊息。
後來還是楊青的訊息先白銘文一步,白蓮知道了白銘文外放了到了哪裡。
這個地方卻是出乎白蓮預料的。
是彭城!
白蓮清楚的記得,在陸曄十六歲那年,以彭城為中心,曾有過一次極其棘手的瘟疫,當時蔓延速度之迅猛,讓朝廷上下都震驚了。
朝堂上更有人提出,為了阻止病情的蔓延,要焚城以斬斷病源。
白蓮想著,那時,若不是陸曄挺身而出,彭城將面臨的會是什麼?
儘管白蓮不能明白陸曄為什麼變得那樣的兇狠殘暴,麻木不仁,但是,他那時候所說的話,讓白蓮如今想來還是極其震動的。
他說:那八百里山河的百姓會被集體燒死,那些重病的百姓將不僅僅是對抗病魔,而是要面對放棄了他們的朝廷。阿音,我不忍心。
他又說:我不僅僅是我,我代表的是朝廷,是希望,是讓彭城的百姓看到,他們的天,並沒有放棄他們。
那樣的陸曄,曾讓自己深深的痴迷著,到死也不能介懷,如今想來,卻只剩滿腔的苦與澀。
如今陸曄十五歲,裡那場災難還有一年,白蓮暗暗的想著,若是命運難以逆轉,便儘量避開災難的擴充套件。
所以,白蓮在收到訊息的時候,便決定了,這一世,她的第一戰場,便是彭城!
就在白銘文已經動身準備去彭城,順路來永州接衛氏一起去的時候,卻出了一件事。
衛氏六月初一都回去光華寺,還有白老夫人和白家其他女眷。由於上一次在光華寺出了白蓮落水一事,白蓮這些年來再沒有去過光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