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星見寇仲答不上來,不忍他出醜便插入道:“後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這和氏璧便落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鐫刻璧上,於是和氏璧遂成了和氐璽。”
寇仲和徐子陵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寇仲更急忙的問道:“之後又怎樣了?”
此時的寇仲最心急的就是練成絕世武功,一聽到和氏璧的情報自然心急了。
韓星微微一笑道:“漢高祖劉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嬰就把和氏壁獻與劉邦,只是當時項羽勢大又極有野心,張良便獻計讓劉邦將‘和氏璧’獻與項羽,以穩住項羽(注:這是香港電視劇才有的劇情,不過筆者認為確實合情合理也就用了)直到劉邦滅項羽再次統一天下,這‘和氏璧’再次落入劉邦手中,劉邦稱之為‘傳國璽’,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國失國的象徵。後來王莽意圖篡位,派弟王舜往長樂宮向孝元太后索璧,給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賈金鑲補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體金角”的雅名。
王莽死後,和氏璧傳到漢末的漢少帝時,不知所蹤,到三國時,長河太守孫堅在洛陽城巡邏,忽見一口水井光芒四射,命人打撈,起出一宮嬪屍身,頸系紅匣,開啟一看,正是和氏璧,到孫堅戰死,和氏璧輾轉落在曹操手上,被傳了下來,到隋滅南陳,楊堅遍搜陳宮,卻找不到陳主所藏的和氏璧,使楊堅引為平生憾事。”
韓星一路說下來淡然不驚,就像平時的聊家常一樣,皆因這些在現代只要歷史課有聽的話,基本上都會知道,唯一不同的就只有楊堅的不到和氏璧這段是《大唐雙龍傳》才有的典故(正史可不是這樣的)作為整部《大唐雙龍傳》中擁有極之重要地位的這段典故,韓星自然記得了。
只不過,韓星卻忘了這個時代是很少人能讀書的,至於和氏璧這樣的寶物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夠知道,所以讓宋家叔侄不得不驚歎他的博學。
而雙龍為韓星的話感動不已,在他們看來韓星是為了他們才特意在這一年內收集和氏璧的情報的。唉,真是個美麗的誤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