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怡看著念珠,又開始發呆。念珠,是很多宗教修士祈禱、歌頌、唸經、修行時常用的物品,不同宗教的念珠顆數是不同的。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念珠有59顆,用來唸誦《聖母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念珠有33顆,轉三圈正好是99,用來唸誦“安拉真主”的九十九個名字;佛教的念珠顆數從14顆到108顆多中,尤以108顆為上品,代表金剛界的108尊、除滅108種煩惱。浮生大師的念珠很長,看來是108顆的。古樸紅木念珠的鮮紅色母珠泛著柔和的光亮,藍怡細看發現竟是佛家七寶之一的琉璃。
琉璃隋唐年間在中土出現,是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經過提煉加工後製成,又稱五色石,在大周比玉器還要珍貴許多。民間很難得到,直到後世也是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的一種特有材料。
藍怡的眼睛隨著浮生大師的念珠轉動三圈,他才停住。依舊閉目,吐聲蒼老清晰:“二位施主所為何來?”
藍怡抽抽嘴角,他這不是明知故問麼,周衛極昨日才來過!
周衛極卻十分平靜的雙手合十行禮,“內子魂魄不安於體,主持慈悲,請為內子一觀。”
藍怡聽著好笑。這憨子也會咬文嚼字了。
浮生大師慢慢睜開雙目,藍怡覺得浮生大師離木乃伊更近了一步,那眼皮。真只剩一層皮了!但是他雙目清亮,靜若止水,無波無緒,這是一種歲月洗歷後的返璞歸真。能有這樣的一雙眼睛。浮生大師的一生定尤為不凡。
藍怡平靜的任他打量,浮生大師左手持珠,右手行禮,“這位女施主的肉身與內確有不合,乃阿賴耶識之故,老衲也無法參透,世間因果皆有定數,周施主無須過憂。”
藍怡聽他說了等於白說。直接問道:“主持勿怪,依您之見。小婦人現在是修的因,還是受的果?”
和這樣的神秘人物說話,最好還是直言想問,否則雲裡霧裡的白費時間。
浮生大師又抬眼打量藍怡,片刻後才說道:“女施主,三世因果相應,委實難分。施主神臺清明,與我佛有些緣份。我佛慈悲,自方外之境度女施主來此,女施主當多行善事,不妄作,不執念。”
“方外之境”讓藍怡心神一顫,正色問道:“主持,小婦人確是來自方外。不知此生可有魂魄歸體之日?”
“依老衲觀,女施主的八識已漸安於體,心生掛礙,難脫身而去。”
藍怡總算聽明白了,取出抹額雙手遞到浮生大師眼前,“再請主持一觀,此珠是何物?小婦人見了它便覺得心思寧靜。”
浮生大師終於放下手中的佛珠,把抹額拿在手裡端詳片刻,又叨叨咕咕唸了一陣才雙手遞過來,“女施主果然佛緣深厚,此牡丹吐珠乃我佛門僧人掛珠穗上的一顆小珠。此珠女施主佩戴可安神驅邪,並無害處。”
藍怡高興的接過,雙手合十謝過浮生大師。
“緣起緣滅,皆有因果。廣結善緣,可化險為夷,女施主當牢記。”
“我記下了,多謝主持。” 藍怡合十謝過,覺得浮生大師話裡有話,不過她也沒多問。就算問了,想他也不會說的,總之不心生惡念,不為惡事就行,反正她也不是當惡人的料。
浮生大師微微點頭,枯老的眼皮遮住雙目。周衛極和藍怡行禮後退出,到門口時,忽聽浮生大師又說道:“周施主為將,護國佑民,禦侮止暴,等同降魔,亦是對眾生施以無畏,但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不宜濫殺,否則罪亦難免,因緣成熟,必招果報。”
周衛極一震,看著藍怡,雙手合十,“多謝主持。”
“阿彌陀佛。”
周衛極依舊扶著藍怡,慢慢走在雪地裡。
藍怡在思索浮生大師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他讓周衛極止暴降魔,不可濫殺無辜。周衛極身為將士,身上本就殺業重,看來是要好好的替他求個平安符了。
“週二哥,咱們去佛前求個平安符,你帶上吧。”
“無妨,你的抹額要時刻帶著。”
藍怡點頭,“浮生大師的話你聽明白了麼,他說我漸安於體,難脫身而去了。”
周衛極微笑點頭,仍有隱隱不安,“難得出來,一一想去哪裡?”
自從得知了她的身世,周衛極更喜叫她“一一”,這兩個字被他含在口中輕念出來,總有一種莫名的纏綿感。
的確是難得只有他們兩個人,“二哥,咱們去傢俱行看看,如何?”
周衛極駕著帶她入城,轉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