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有一群孩子圍著自己奶奶姥娘叫的場景,覺得毛骨悚然,這太難以接受了。
不對,她可能要更早。現如今十五歲的她,已經有了六歲的宇兒和三歲的文軒,等到再過十年,宇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沒準,她二十五歲就要當奶奶了……然後,以此推斷,她四十歲時,就能當祖奶奶呢。四十歲,四世同堂……這四世同堂,是不是太容易了些……那六十歲時,她就真的兒孫滿堂了吧……
藍怡又開始走神了,宇兒見姥姥給弟弟戴帽子,趕緊抬頭晃晃孃親的衣服,“娘,宇兒也去,宇兒要讓二伯抱著。”
藍怡回神,輕輕點頭,宇兒歡快地將腦袋探出車窗,“姥爺,二伯,我和弟弟想騎馬。”
王承德和周衛極從後面趕上來,一人接了一個放在身前護著,刀無鋒見了便拉馬到車隊最後壓車。
“小舅舅,你怎麼不唱了?”宇兒對前面的王春榮喊道。
王春榮咳嗽一聲,“小舅舅累了,歇會兒再唱。刀大哥,你來一首吧?這一路上可就你沒唱過了!”
刀無鋒沉默少語,很少跟著王春榮和王林遠一起胡鬧,此時見他又起鬨,卻也忽然來了興致,清清嗓子唱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沒想到,刀無鋒有副唱歌的好嗓子,藍怡聽著這悠遠的調子,似乎真的見到了那寬闊的大草原,忍不住跟著輕哼起來。
周衛極抱著宇兒,見藍怡柔美的面龐因刀無鋒的小調而陶醉,有些不高興了。
真的比自己唱得好聽麼?
“桃兒,累了麼,咱們再趕一會兒路,天將晚時就能到下個城鎮。”(未完待續。。)
第一六九章 坦誠身世
雖說現在已是深秋,日短夜長,但是這一路天氣晴好,並沒遇著風雨阻程,他們一行每日天亮啟程,中午尋地方落腳吃飯,天黑再投宿客棧,雖然馬車速度並不快,九月二十三這日後晌,也就進了黃縣地界,到達黃縣城南。
周衛極拉馬停住:“岳父,我與無鋒先進城。到此也就安全了,讓林遠帶著你們,再不過半個多時辰就能到北溝村。”
王承德點頭,周衛極與藍怡定親的事情村裡人並不知曉,若是一同回去難免會有閒話出來。
王林遠抱拳道:“二哥,刀大哥,你們放心,交給我了。”
接下來,就是藍怡走了無數次的路,閉著眼睛也能摸回去。
這一路,還真是順利的不可思議。
宇兒和文軒到了這裡也認出路來,待到馬車轉過山坳,遙遙望見村莊時,宇兒和文軒興奮地大叫。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這首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路上藍怡剛剛教給兩個孩子的,宇兒和文軒兩人記性極好,此時已能通篇背誦下來,此時他們稚嫩的嗓音唱著這樣歡快的詩句,藍怡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她,終於回來了。
這裡,才是她真正有所歸屬的家。
村裡人都在村邊的田地裡忙活著,見著藍怡他們一排四輛高頭大馬車過來。都直起身捶腰擦汗看著,待發現王林遠時,便知道是藍怡回來了。
“林遠。是你大嫂回來了?”村裡人嗓門大,遙遙扯著嗓子喊道。
王林遠也揚聲應道:“是啊,三德叔。”
“回來就好啊,這一走也快倆月了呢。你爹孃在村東的山坡上呢,我這就給你喊去。”
“三德叔,不麻煩了。待會兒讓孩子們跑一趟,快著呢。大哥沒回來。您這田地裡忙不來就招呼一聲啊。”
趙三德笑著點頭,他的兒子進城學手藝,兒媳又剛給他添了孫子。今年田裡的活都是他們老倆忙活,累卻充實。
藍怡也衝著村邊的幾個人點頭打招呼。
二叔家的大門鎖著,王林遠直接帶著馬車到藍怡家門前。藍怡下車取出鑰匙開啟大門,讓馬車依次進入。
院內一切如常。似乎她們三人從來沒有離開過。
宇兒和文軒跳下馬車滿院瘋跑。家裡的雞和鵝都叫了起來,藍怡露出微笑,她種在菜園裡的白菜已被二叔二嬸收了,整齊地碼在窗臺下,沿著牆爬滿的金銀花和架上的葡萄藤綠葉還在,井邊的老槐樹褪去大半綠衣,顯出深秋的蒼涼大氣。
王春榮打量著院子,滿意地點頭。“小妹,你這裡瞧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