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對宋雲彬、吳欣奇等友人說:“我雖未能真的投筆從戎,但我相信以筆代槍,憑我五寸不爛之筆,努力從事文畫宣傳,可使民眾加深對暴寇之痛恨。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抗戰必能勝利。”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以殺止殺,以仁克暴”
豐子愷行書《弘一詩》
豐子愷曾在《豐子愷自述》中說:“我十年流亡,一片冰心,依然是一個藝術和宗教的信徒。”確實,豐子愷畢生都沒有割捨他的佛緣。1927年,豐子愷在緣緣堂皈依佛法,並由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豐子愷的老師)取法號“嬰行”,成為一名佛家居士。護生、信佛等等,往往使人聯想到迷信,而豐子愷的信佛卻是有著普渡眾生的慈悲,他曾向人解釋過自己對佛的理解:“信佛為求人生幸福,我絕不反對。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顧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樂道,引為佛佑(抗戰期中靠唸佛而得平安逃難者,時有所聞);受了些小損失就怨天尤人,嘆‘佛無靈’,真是‘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對於佛法,豐子愷始終抱有虔敬的心情,他認為“真正的佛教,崇高偉大勝於一切”。1928年,豐子愷為預祝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