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狀態,那麼劉表政權中降曹派與劉備集團的矛盾則尖銳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三國志·先主傳》裴注引《世語》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劉備在樊城時,曾出席劉表舉行的宴會。而劉表手下的蒯越、蔡瑁二人打算乘宴會殺掉劉備。劉備察覺後,假稱去廁所,藉機溜走。劉備所騎之馬名曰〃的盧〃,由於走的匆忙,連人帶馬掉到襄陽城西的檀溪中,情況十分危險。劉備急了,喊著他的馬說:〃的盧,今天的安危全靠你的努力了。〃說完猛一夾馬肚子。那馬似乎聽懂了主人的話,猛的一躍,竄出三丈,帶主人脫出險境。蒯越、蔡瑁是降曹派的首領,他們對劉備的仇視,恐怕不僅僅由於主客矛盾,當與劉備堅決抗曹的態度有礙於他們降曹有關。
三種矛盾,彼中有此,此中有彼,理不開,斬不斷。
三種矛盾造成的巨大離心力把荊州搞得四分五裂。
三種矛盾,從不同方向內耗著荊州的防禦力量。
而在此時,荊州北面形勢不但如涼風襲人,陰霾蓋頂,而且夾有隆隆的雷聲。暴風雨就要來了!
第二節曹軍鐵騎催化荊州
曹操想得到荊州,但卻不急於齲州。
取得荊州,就取得了乘江而下掃滅江東的戰略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心想統一全國的曹操是決不會放過荊州這個戰略要地的。
然而統一全國要有步驟地進行,不可能一蹴而就。當時,幽、冀二州還有袁紹的殘餘,關中地區還有馬騰、韓遂據險不服。在這種情況下,南齲州總有後顧之憂。因此,曹操的戰略方針是先北後南,鞏固住黃河流域,然後全力以赴奪荊取吳。從這個意義上說,曹操的當務之急又不是齲州。
建安八年(203)十月,曹操撤回攻荊州之兵,專力攻打袁尚。從建安九年二月至八月,曹袁兩軍在鄴縣一帶長期激戰,最後曹軍攻下鄴縣,袁尚敗走。建安十年,曹操又攻滅袁譚,將其斬殺,平定了冀州。袁尚、袁熙二人受到手下叛將的攻擊,向北逃靠烏丸。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又出兵攻打併州高幹,高幹求救於匈奴不成,欲南奔荊州,途中被上洛(治今陝西商縣)都尉王琰捕殺。
第23節:第三章宏圖初展(6)
在短短三年時間裡,袁紹原來所據的青、冀、幽、並四州,均被曹操所平定。
當時的遼西郡(治今遼寧義縣西南)、右北平郡(治今河北豐潤東)、遼東屬國(治今遼寧義縣)等地區,聚居著許多被稱為烏丸的少數民族部眾。袁尚、袁熙跑入烏丸地區後,曹操集團中許多人認為二袁不會再有什麼大作為,主張南下荊州。而曹操的謀士郭嘉卻力排眾議,認為烏丸及袁尚、袁熙仍是最危險的敵人。他說:〃袁紹活著的時候,對烏丸人有恩惠,如今袁紹雖死,但袁氏兄弟尚存,必受烏丸人擁戴。況且,幽、冀、青、並四州雖歸我所有,但只是武力的征服,並未征服那裡的人心。如果此時南征,袁尚就會倚仗烏丸的力量,招誘故地的下屬,捲土重來。烏丸的首領蹋頓就會膨脹侵吞中原的野心,那時候,恐怕青、冀二州就不是我們的了。〃
曹操權衡利害,認為郭嘉說的有理,便決定暫緩徵荊州。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烏丸,八月,在白狼山大破烏丸,斬殺烏丸首領蹋頓,降服烏丸部眾及漢人二十多萬。袁尚、袁熙率幾千殘兵逃往遼東郡。有人勸曹操乘勝進攻遼東公孫康,抓住袁氏兄弟以除後患。曹操說:〃不須勞煩士兵了,我要讓公孫康主動把二袁的首級送來。〃果然,在曹操從柳城凱旋後,公孫康即殺了袁尚、袁熙及其他烏丸首領,並派人將首級送給曹操。有人稱讚曹操神算,曹操解釋說:〃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等人,我如果進攻公孫康,就會使他與袁尚等人聯合,如果對其放鬆,他們就會自相殘殺。〃
袁氏殘餘消滅了,烏丸威脅解除了,按照先北後南的方針,曹操應該先平定關中,然後以統一北方後強大的人力物力征服江南。然而,時局的發展並沒有給曹操從容實現計劃的機會。
就在曹操北征烏丸時,孫權率領的孫吳軍隊向荊州東門的守將黃祖發動了第二次進攻。北征烏丸的第二年,當曹操在鄴縣休整軍隊,演練水師時,孫權向黃祖發動了第三次進攻,並殺死黃祖。與此同時,在荊州內部,隨著刺史劉表的病越來越重,各種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若不急齲州,恐怕這塊戰略〃爭地〃將要落入他人之手。形勢緊迫,時不我待。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放棄了先征服關中的打算,匆匆揮師,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曹軍的南下鐵騎,所到之處,風塵滾滾,戰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