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戰中,蜀國就會把吳國作為主要敵人,從而無力顧及曹魏這個最險惡的敵人,有可能失掉打敗曹魏的機會。
如果放棄荊州,對蜀漢爭奪天下是否有利呢?當然,對蜀漢來說,對爭奪天下最有利的形勢是跨有荊、益,夾擊曹魏。但事實證明,要跨有荊、益,就得對付孫吳,並不能真正夾擊曹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放棄荊州,才能集中兵力對付曹魏這個主要敵人。建安十九年(214),劉備佔領益州後,孫吳就要求劉備讓出荊州。那時候,曹操還未徹底把馬超、韓遂等勢力消滅,在關中雍、涼等地區立足未穩,更未佔領漢中。如果那時候答應孫吳的要求,讓出荊州,而率主力北上,肯定會比曹操先據有漢中。然後再以〃甚得羌、胡之心〃。的馬超為先鋒,劉備率主力隨後,並聯合孫權在襄樊或合肥方面出擊,這樣,蜀漢的主力始終集中,又有孫吳為援,使曹操在關中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兩面受敵,奪得關中雍、涼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真是那樣,三國的局面將會改觀。但劉備集團並未如此,而是與孫吳在荊州反覆糾纏,先是在漢中被曹操搶了先,好不容易奪得漢中,荊州又遭孫權偷襲。從建安十九年到章武二年(222),八年的時間,蜀漢並未向關中雍、涼方向跨出一步,而在這八年裡,曹魏不但在關中立腳已穩,而且據有了雍、涼二州。
八年過去了,蜀國僅僅兜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原來的起點,甚至不如原來的起點,因為他既失去佔領關中的機會,又失去了荊州地盤。
這就是爭奪荊州所付出的代價。
諸葛亮感到,為了抗衡強魏,為了將來的大業,不能再與孫吳糾纏於荊州了,不能再與孫吳敵對下去了。
放棄荊州,意味著認識到了自己戰略方針的失誤。
放棄荊州,意味著將對蜀國戰略方針進行重大修改。
修改後的戰略計劃,史書上雖沒有文字記載,但我們根據諸葛亮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可以發現大致包括如下內容。
第56節:第七章勵精圖治(3)
第一,閉關息民,恢復元氣,治理蜀漢,尋求自強,為北進打好物質基礎。
第二,解決南中問題,開發南中,解除北進的後顧之憂。
第三,集中兵力進軍雍、涼及關中地區,挽回以前錯誤方針所造成的損失,為將來出關平定中原準備條件。
第四,放棄荊州,以最大的誠意與吳國重建聯盟,以尋求孫吳在東線的支援與配合。
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鉗形夾攻中原的戰略計劃,鉗形的一臂是自己,另一臂是孫吳。這隻〃鉗子〃雖然不如以前設計的運用自如,但在此時卻是惟一可行的選擇。孫吳這隻手臂是否配合得好,撒於自己與孫吳聯盟的鞏固程度,撒於自己壯大的程度,也撒於自己對曹操勢力抗衡的力度。
諸葛亮決心在這三方面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孫吳最好的配合。
夷陵之戰以後到劉備逝世以前的八個月間,為了與孫吳改善關係,擺脫外交方面的被動,蜀漢方面曾先後派宗瑋、丁厷、陰化、費禕等人出使孫吳,但蜀吳關係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改善。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孫吳在與蜀漢通使的同時,仍沒有斷絕同曹魏的往來。蜀漢章武三年,劉備病逝,孫權派立信都尉馮熙出使蜀漢,弔唁劉備。回孫吳後,又被派往曹魏。魏文帝曹丕問馮熙:〃吳國若想與我和好,就應該厲兵江關,進軍巴蜀,然而我卻聽說你們又派使節前往巴蜀。你們的主意一定變了。〃馮熙說:〃我們往蜀漢派使節,是由於蜀漢派使節來我國,吳國不過是應付而已。並且,我們的使節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察他們的虛實,哪裡會改變主意!〃《馮熙的上述回答,固然是外交使命使其這樣說,但同時也說明吳、蜀之間雖有往來,並無信任。
蜀、吳和好進展不大,可能與蜀國派出的外交使節人選不宜有關。比如說丁厷,此人專會誇誇其談,善於辭令,但給人以華而不實的感覺。再比如說陰化,又過於實在,不善詞令,不能充分表達蜀漢的意思。但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此。費禕是蜀國的一流人才,即使在三國中,費禕的才幹也屬上乘,他出使孫吳為什麼也成效不大呢?關鍵的原因在於,劉備、諸葛亮還處於思考和摸索中,蜀國的戰略方針還沒有重大改變。
現在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思,諸葛亮認識到了以前戰略方針的缺陷,做了一系列重大調整,彌補了以前的缺陷。現在應以新人、新戰略,開闢蜀、吳關係的新局面。
為什麼要派個新人?諸葛亮認為,此次去孫吳,成功與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