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定綴齊,則變化不亂。八陣為六,武侯之舊法焉。〃
從上面對話中,可知李靖六花陣與諸葛亮八陣的關係。
……
第三節木牛流馬
漢末三國時期的戰爭,有很多戰役的結果是與糧食緊密相關的。
有了糧食,人們就有了把戰爭支援下去的底氣。
董卓遷都長安,在長安以西的郿縣建築塢壁,高與長安城相等,在裡面囤積了夠吃三十年的糧谷。董卓信心十足地說,事成可雄踞天下,事不成可守郿塢過一輩子。公孫瓚與袁紹爭戰,不利,〃乃走還易京固守。為圍塹十重,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積穀三百萬斛〃。有了這些工事和糧食,公孫瓚也有了底氣。他說:〃昔謂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視之,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田蓄谷。兵法,百樓不攻。今吾樓櫓千重,食盡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第77節:第十章軍事奇才(3)
一旦沒了糧食,人們馬上就喪失了把戰爭支援下去的力量。
袁紹、曹操在官渡對峙,袁紹派淳于瓊將兵萬人以車運谷,在袁紹大營北四十里駐紮,曹操親自率五千人前去襲擊,結果大破淳于瓊,盡焚其糧草。袁紹前線部隊的將領張郃、高覽率軍降曹,袁紹兵眾也因此大潰,最終導致了袁敗曹勝的結局。袁術之敗,在政治上固然有其愚蠢之處,但糧食不足也是不可忽視的經濟原因。他在江淮間,士兵無食,靠河蚌水草為生。他自己生活奢侈,〃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匱乏若此,焉能不敗!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它不僅關係到國計民生,也影響著戰爭勝負。
諸葛亮對糧食問題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應該說,諸葛亮北伐並不是糧食不足,問題出在糧食運輸上。
〃守戰之力,力役參倍。〃意思是說,駐守和遠征,所用的運輸力量是不等的,通常遠征所用的運輸力量是駐守的三倍。
諸葛亮北伐,蜀軍是遠征,曹軍是駐守,這就意味著本來在數量上佔劣勢的蜀漢軍隊,還要抽出比曹軍運力多三倍的人力搞糧食運輸。
蜀將魏延要求襲擊長安時說:〃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魏延自漢中襲擊長安,預計用十天便可到達,要帶十日軍糧。平均每名戰士要有一個人背糧供應。
一個人要背多少才夠吃十天呢?
東漢時,朝廷準備發四萬人去攻打日南,李固不同意,他說:〃軍行三十里為程,而去日南九千餘里,三百日乃到,計人稟五升,用米六十萬斛。〃建安十六年(211),隱者焦先因關中亂,與家屬相失,〃獨竄於河諸間,食草飲水,無衣履〃。當地官府以為他是逃亡計程車兵,要將他逮捕。多虧好友武陽出來講情,對知縣說:〃此狂痴人耳。〃官府才給他注籍,用今天的話說即上了戶口,〃給廩,日五升〃。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知,漢末三國時,一個人一天需要糧食五升左右。按照這個標準計算,十日軍糧,一個戰士需要五斗,再加上背糧者自身的耗糧,一個負糧者要擔一石糧食,才夠一個戰士十天的軍糧。
當然 ,魏延所用的是偷襲輕軍,背糧者要跟上戰鬥部隊,由於速度要求,一石糧食不是負糧者的極限。但是,無論如何,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負糧不能超過兩石。
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例:蜀漢十萬大軍,日耗糧約五千石,前後約一個月時間,耗糧約十五萬石。運糧者每人背兩石,那麼,供十萬人一個月的軍糧就需負糧者七萬五千人。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劉禪詔書說,授諸葛亮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這可能把運糧者也包括在內了。
還應指出,這麼多人肩扛背馱,也不能完全保證前方用糧。因為蜀軍北伐,多為險峻崎嶇的山地,遇有特殊情況,軍糧還是不能及時供應。諸葛亮的北伐,有多次是因糧運不繼而退兵的。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諸葛亮在戰爭空隙間,苦心琢磨,終於在第四、第五兩次北伐中研製成了新式運糧工具……木牛流馬。
……
第四節重視武器裝備
蜀、魏相抗,蜀弱魏強。
天下九州,魏有其七(其中荊、揚與孫吳共有),蜀有其一。
地大則人多,地大則物博,在人口和財富上,魏國遠遠佔優勢。
人多則兵眾,物博則食足,在軍隊和物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