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了,高興地說:〃我的本意,就是想讓你去啊!〃於是,便任命他為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駐平夷縣(治今貴州畢節)。
……
第三節攻心為上
千百年來,諸葛亮對孟獲七擒七縱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利蠻王。
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自從羅貫中《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南征繪聲繪色地描寫以後,人們更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似乎諸葛亮徵南中就是徵孟獲,諸葛亮被南中各族人民尊崇,就是因為有對孟獲的七擒七縱。
人們也許要問:既然諸葛亮七擒孟獲有了異議,那麼,還有諸葛亮對南中實行心戰的事麼?還有諸葛亮對南中人心的征服麼?如果有,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上一節我們曾經說過,無論七擒七縱之事是否存在。但孟獲之人是存在的,諸葛亮與孟獲的戰爭也是有的。孟獲的投降,一是因為迫於強大的軍事壓力,二是諸葛亮不失時機地對孟獲發動了心理攻勢。
這心理攻勢是怎樣進行的?我們認為,有可能是在孟獲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對他進行勸降,也有可能是在生擒孟獲後對他表示寬容。這兩種可能都合乎情理。第一種可能在對待雍輳�侍饃戲⑸���罡鵒獵�美罨指��蔥畔噯埃�皇怯宏'沒到孟獲走投無路的地步,因此沒能奏效。第二種可能在張飛對待嚴顏問題上發生過。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即張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蜀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砍頭。顏色不變,曰:〃砍頭便砍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嚴顏非常效忠劉璋,張飛一擒一縱便把他爭取過來,諸葛亮為什麼就不能呢?
諸葛亮與孟獲之間的戰鬥,有攻心戰的成分,但把對孟獲的攻心看成對征服南中的攻心就錯了。對孟獲的攻心只能征服他本人和他的一些親信,即使〃七擒七縱〃真有其事,也不能使所有人心服。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瞭解人心要日久,征服人心也需要日久,征服一個地區的民心更需要日久。
諸葛亮對南中地區民心的征服,也是一個比軍事征服更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包括他在軍事征服中的攻心戰術,也包括他在戰爭結束後的一系列開明政策。
兩漢時期,中央王朝曾多次對南中地區大加征伐。漢昭帝時,大鴻臚田廣明徵南中益州郡,〃斬首捕虜五萬人,獲畜產十餘萬頭,富埒中國〃。漢成帝時,陳立任牂柯太守,到郡後,召見夜郎王。夜郎王帶少數民族首領數十人來見陳立,被陳立殺掉。陳立又興兵討伐夜郎,〃威震南裔〃。東漢安帝時,楊竦率兵討伐南中,〃凡殺虜三萬餘人,獲生口千五百人〃。
即使在與諸葛亮同時的漢末三國時期,其他政權的統治者對周邊及境內的少數民族也是重武力鎮壓而輕心理征服的。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大軍征討北方的烏丸,兩軍對陣於凡城(今河北平泉東南)。曹操〃登高望虜陣,抑軍未進,觀其小動,及擊破其眾,臨陣斬蹋頓首,死者被野〃。
兩軍陣前,刀兵相見,死人流血也在情理之中。但我們觀察諸葛亮在南征戰爭中,除了殺人流血之外,還有愛惜生命,儘量爭取少死人的一面。比如,對待高定那樣〃恣睢〃妄為的叛亂魁首,諸葛亮在對他們進行軍事打擊的同時,還希望他〃歸首以取生〃。宋代高承《事物紀原》中還記載這樣一件事:
諸葛公之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其俗必殺人以其首祭,則神享為出兵。〃公不從,因雜用羊豕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祀,神亦享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第65節:第八章南撫夷越(5)
在上述記載中,有人勸諸葛亮按照當地的風俗用人頭祭神,當然是要用當地夷人之頭,很可能是與孟獲交戰時抓到的俘虜。這個主意看起來荒謬而且殘酷,但當時人卻認為是有效的辦法,可以對孟獲軍心理上產生鎮懾作用。因為在當地人看來,用人頭祭神,就可得到神的佑助,而神佑助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在一般的軍事統帥眼中,為了戰爭的勝利,犧牲一些人是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更何況所犧牲的是敵人的俘虜呢?而諸葛亮卻不是這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