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貨幣問題

在美國的發展史上,有一個問題一百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們的經濟智囊,政黨的興旺衰敗以及政客們的得勢沒落都與之命運攸關。做對了,你將得到豐厚的回報;相反,等待你的只有滅亡。沒有哪個問題會像它一樣,始終如一地、預示性地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這個問題就是貨幣問題。

什麼構成了貨幣?金子?銀子?紙幣?銀行券?支票?這個關鍵問題還衍生出很多其他問題。需要多少貨幣?由誰來掌控這些貨幣?掌控的程度應如何?

從人們找到了起價值尺度作用的物品(貝殼、石頭、稀有金屬)起,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人類社會。對於18至19世紀以及20世紀初期的美國來說,這個問題是如此難以很好地解答。這期間兩個關鍵因素的產生造就了現代的美國,它們就是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從一開始二者就有內在的牽制力,前者追求的是公平,後者注重的是效率。民主主義的公平產生於政治領域,而其在經濟領域卻被傷害;而資本主義的不平等產生於經濟領域,卻也在慢慢蠶食著其他領域。

貨幣問題是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鬥爭的核心領域。民主主義者認為要想真正落實公平原則就必須讓國民控制貨幣的供給,將該權力落入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者手中是不妥的。而資本主義者則認為事情恰恰相反,應該由少數精明的人來管理貨幣的供給。民主主義者的動機是好的,但他們那缺乏專業水準的認識不僅會使自己的努力徒勞,還會動搖經濟的根基。況且貨幣是資產,由全民管理這些資產也是不現實的。

資本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對於貨幣供給問題的主張是不同的,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也是激烈而無休止的。但是在美國,兩個派系也不是截然劃分開來的。19世紀中葉只有少數極端的資本主義者才反對民主主義,而且是在理論領域。而很多的民主主義者或本身就是資本家,或是未來的資本家,或同資本家有著千絲萬縷的依賴關係。

在貨幣問題上經歷了激烈的鬥爭之後,托馬斯·傑斐遜在自己的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這樣說道:“我們都是聯邦主義者,我們都是共和黨人。”聽眾很清楚聯邦主義者代表資本主義的黨派,而共和黨是代表新生的民主主義的黨派,但按照傑斐遜的思路來理解關於貨幣問題的派系分別時,人們也可以說“我們都是民主主義者或資本主義者”。但事實上,人們很難在貨幣問題上長期保持一致的看法,總是資本主義者佔據一段優勢之後民主主義者佔優勢,然後又是一個接一個的迴圈。

經濟領域時時刻刻上演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裡是智者戰鬥的地方。每個時代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勇敢應戰,去面對、去解決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他們或者是天才、政治家、愛國者,或者是無賴、奸商、投機分子,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貨幣貴族。

資本貴族(1)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其一生頗具戲劇性。他是一個私生子,出生於英屬西印度群島中的尼維斯島,由於出生的非法性,他一直想擺脫這種不好的名聲。作為一名紐約商人在聖克羅伊島開設的商店裡的13歲的職員,他迫不及待地想找一個更好的職位。“我憎恨職員地位的卑微以及工作環境的惡劣,好像上帝總和我過不去,”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希望爆發一場戰爭。”'1'在商店裡的生活教會了漢密爾頓關於金錢和交易的知識。他們的商船活躍在三角貿易的航線上,在英國、法國以及西班牙三個帝國之間做朗姆酒、鱈魚、麵包以及騾子的生意,以裡弗爾①、英鎊或美元定價,以黃金、白銀、土地以及合約作為保證。但是,貨幣總是緊缺,遠離宗主國使交易很難進行。他的老闆後來由於身體的原因離開該島去了紐約,他就在給他老闆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很憂慮,不能完成您佈置的任務,因為錢不夠。”'2'

後來,漢密爾頓離開西印度群島來到了紐約,這時貨幣仍然緊缺。1772年一場颶風摧毀了聖克羅伊島,但卻給漢密爾頓的人生帶來了轉機。他對這場颶風的精彩描述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存在。

“上帝啊!真是太恐怖了,造成的損失無法計算……狂風怒吼,海水咆哮,流星拖著尾巴劃破長空,閃電的強光讓人眩暈,房子的倒塌聲、刺耳的尖叫聲、悲泣的哭喊聲不絕於耳,就算是天使看到了這些也會大吃一驚的。”'3'

也許正是這栩栩如生的描述吸引了讀者的注意,也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