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對的是一個經濟上的爛攤子。從1929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裝置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失業率高達30%,經濟危機加劇了社會階級矛盾,3年間,共爆發l000多次*。

應該說德國所遭受的經濟危機衝擊的嚴重程度,要遠大於歐美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納粹上臺伊始,就立刻投入到挽救經濟的工作中,開始了所謂的希特勒的“新政”。在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措施之下,德國經濟迅速恢復並開始強勁增長,失業率直線下降,到1938年失業率已降至。從1933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和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倍,消費資料生產增長了43%,國民經濟總值增長超過100%,同時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整了重工業基礎體系,還裝備了一支現代化軍隊。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貨幣戰爭2 精彩導讀(5)

1933年開始的美國“羅斯福新政”則只是暫時緩解了危機,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在所謂“新政”的大力刺激下,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1937~1938年,美國再度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直到1941年美國參加二戰後,才徹底擺脫了大蕭條。在整個“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平均失業率高達18%,國民生產總值直到1941年才扳回到危機前1929年的水平。如果不是戰爭爆發,高達1000多萬美國青年被徵召入伍,失業問題恐怕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德國是20世紀30年代受經濟危機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卻是第一個走出大蕭條的國家,德國拯救經濟的措施對於今天全球面臨的經濟危機,究竟有沒有值得反思的意義呢?

關於納粹曾經犯下的種種戰爭罪行,歷史已經給出了定論,因此不在本章探討的範圍之內。但是,納粹德國的貨幣和經濟政策卻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我們將從這一視角去觀察當時德國政治和貨幣之間的互動關係。

第七章 銀行家與情報網

金融從誕生之日起,其本質從來就不是空洞虛幻的理論探討,而是冷酷精確的情報實踐。金融家的境界就是利用資訊不對稱,在市場上尋找、發現、捕捉套利的機會。金融家的最高境界則是創造資訊不對稱,在市場上干擾、欺騙、迷惑其他參與者的思維與判斷,從而製造套利的機會。

金融家的最大學問不在於如何保持資訊的公平,而在於怎樣實現資訊的操縱。如果市場是由人所組成,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話,那麼市場資訊的均勻分佈就是一個從來不曾有過,也永遠不會出現的“烏托邦”幻想。而建立在“烏托邦”之上的一切理論體系,在金融超級玩家眼裡,永遠是創造資訊不對稱的絕妙手段。

沿著資訊傳播的軌跡,發現資訊產生的源頭,把孤立的資訊進行集中,對雜亂的資訊實行分類,在分類的資訊中建立聯絡,將扭曲的資訊進行還原,從而得到資訊的製成品——情報。這一過程的逆向執行,就是反情報手段。金融市場之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情報與反情報高手的博弈。

所以,金融和情報永遠是一家人。

國際情報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從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國際銀行家的意志,它從利益出發,圍繞著利益進行,並最終向利益迴歸。深刻理解國際銀行家的意志,明白他們的利益格局,對我們正確看待當今世界國際情報機構的核心功能和服務物件,具有重要的價值。

第八章 統治精英與“隱形寡頭”

“僅有財富是不能熄滅超級富豪的渴望和貪慾的。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利用自己豐沛的財富,以及這些財富帶給他們的影響力去攫取更大的權力。此種權力之盛,是早年間的暴君和專制者們連做夢都不敢想的。這是一種支配世界的權力,不僅支配世界的財富,也支配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

貨幣戰爭2 精彩導讀(6)

這段話非常精確地描述了國際銀行家最終的“宏圖大略”,那就是建立一個由“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為金字塔頂端的世界政府。這並不是一個虛幻的猜測或瘋狂的臆想,而是一個經歷了幾代人發展演化的戰略程序。

從早期英國的羅茲會社到後來美國的外交關係協會,來自英美的統治精英為了實現統治世界的戰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