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伊拉克背後是美國,最後伊朗和伊拉克兩敗俱傷,但美國並沒有成功挽回伊朗的心,而造成永遠的隔閡。
美國在中東只剩下沙特,還有一顆鋼釘——以色列。
但中東對美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只有牢牢地控制住石油,控制住世界最大的石油主產區中東,才可能維持其霸主的地位。
所有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美國的對外戰略都是圍繞著中東進行的,都努力想拔掉伊朗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按理說伊拉克是美國堅定的盟友,薩達姆是美國在中東利益的最佳代理人,但美國似乎不滿足,靠伊拉克牽制伊朗對美國來說,並不能達到其控制世界石油的戰略構想,美國只有拋開薩達姆這個大倒黴蛋,開始單幹。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給薩達姆設的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至少美國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是有察覺的。美國CIA雖然吃過不少白飯,但也不可能總吃,漂亮活也幹過不少。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薩達姆還不會傻到打之前給老大打下招呼,美國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薩達姆的頭腦發熱。
建立在石油之上的美國世界霸權(3)
結果呢,老薩一動手,就被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給辦了。
海灣戰爭發生在蘇聯解體之後不久,這足見美國的雄心勃勃了,美國一方面迫不及待想用一場戰爭來宣示自己老大的地位,一方面開始為其全球石油戰略鋪平道路。
雖然海灣戰爭把薩達姆給教訓了一頓,但美國還感覺不過癮,美國的想法是徹底控制中東的石油,進而完全地控制全世界。
第一次揍伊拉克是因為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而第二次的原因卻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於一個主權國家,難道威力大一些的武器都不該擁有?但美國認為:這個,不可以有!這就是美國牛仔的思維吧,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是美國的這個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