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自序

十年前,某出版社約我寫本關於成功學的書,那時這類書還很少見,所以我對這個選題很感興趣,並擬定了一個寫作計劃,但當時正忙著寫別的書,實在沒時間完成這個計劃,只能很遺憾地放棄了。一晃十年過去,終於有點時間了,忽然發現所有的書店都堆滿了成功學的書。那十年前看著還挺不錯的寫作計劃,如今只能扔掉了,因為這十年間已經產生了數不清的成功學高手,幾乎個個都有點石成金的本領。既然有這麼多人在談怎樣成功,那我還是換個話題,談談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當今盛產的成功高招還是不能幫助我們成功。

總讓我難以釋懷的問題是: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刻苦最擅長考試的學生,這種優勢為何沒體現在世界科技水平的排行榜上?中國有那麼悠久的文化卻為何難以跨入科技強國的行列?諾貝爾獎為何始終與中國無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有這麼聰明的大腦又這麼刻苦地學,並能在少年時代風光無限,卻不能在成年後成為國際科技領域的大師?

顯然,對於成功,有比“聰明”和“刻苦”更重要的東西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的文化與教育太關注小聰明,忽視了培養個體成就大業的大智慧;學校教育以隱性知識的缺失為代價換來顯性知識的高積累,而隱性知識的具備是成功的關鍵;高強的學業壓力使個人早期形成的興趣與特長受到壓抑,使那些最適宜個人獲取成功的成功基因發生畸變,原本是多元發展的諸多個體都被強行規劃到同一種發展模式中,致使個體自身的一些天然的優勢逐漸弱化。功利化的求學期使職業探索期開始得太晚;只重視生命的頭三十年,使個體生命的有效利用率太低;每一代人其整個一生都在忙於生存而不是自我發展,導致整個社會缺乏在創新方面的代際積累和代際傳遞……

中國人確實是個頂個的聰明,但合在一起的整體效力總是小於單項之和,國外的人似乎沒我們聰明,但他們能夠做到讓整體之和大於單項之和。這是合作的問題,也是管理的問題。

看我們的科研管理觀念:寧願讓所有學術尖子冒不出來,也不能讓一個庸才在學術界混得舒服。這樣的管理觀念暴露了我們缺乏立足於國際之林的學術抱負,管理的關注點不是放在如何讓有才華的人在更自由寬鬆的環境裡更容易出成果,而是督促那些不適合搞創造的人不要佔著位子不幹活。

成功道路上的種種障礙,構成了成功的成本,也限定了我們走向成功的速度,並降低了我們實現成功的機率。我們走得慢是因為我們在走彎路,而我們不得不走彎路是因為所遇到的障礙太多。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面臨的具體問題是:當雞頭還是當鳳尾、跑第一還是跑第二、選文科還是選理科、顧眼前還是慮未來,考大學是首選學校還是首選專業、選擇職業是首選興趣還是首選薪金,而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一些需要我們搞清的更基本的問題:考試與能力,智商與情商,現在與未來、前瞻與後慮、成功機會與冒險代價;要精神滿足還是物質滿足;如何看待得失與成敗、成功的標準是自我認可還是滿足社會標準或實現他人的期待。

對於青年學生來說,在瞭解社會、瞭解行業之外,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不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興趣範圍、知識結構、能力傾向、職業意向,而且要了解文化對個人的深層影響,以及瞭解文化習慣、教育制度和教學體系對個人打下的人格烙印、思維烙印。

對成功來說,具備什麼能力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搭配和使用自己所具備的這些能力。智慧意味著是否善於分配和組合自身資源,如何運用自身的智力、能力和知識來有效地學習、工作、社交和生活。自我開發的智慧反映在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設計、自我協調之中。

上官子木

2008年4月於北京

1從高考制度看人才選拔缺陷(1)

中國人對聰明與否的判斷主要依據的是思維的靈巧性和敏捷度,古時的科舉考試在詩賦意蘊上的刻意要求,與現今數理考試中的彎彎繞難題,都表達了對思維機敏性的讚賞與推崇。

高考作為一種人才選拔制度,涉及人才標準。至於什麼是聰明什麼是人才,高校最喜歡招收什麼樣的學生,我們可以從各大學自主招生的標準作出判斷,因為自主招生的標準表達了高校所認可的優秀,也就是高校的人才選拔標準。

僅以全國某著名高校2007年的自主招生政策為例,這所全國高校排名前五名的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