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宣傳自己哪個不大把大把地往媒體扔錢?我不但不用花錢還能賺大錢。
“你們能悟出來我賺大錢的手法嗎?”
說到這兒,付從之故意停頓了片刻,衝我們詭秘地一笑,然後得意地舉起杯,“來,小趙、小郭,還有小王,先喝下這杯酒,再聽我細細分解,慢慢道來。”
酒越喝越多,話也就越說越多。
話越說越多,秘密也就越洩越徹底。
付從之並沒有完全喝多,因為他在向我們徹底坦露拿手絕活之前,仍然沒有忘記提醒我們:“這可是AAA級絕密,萬萬不可外傳。”
接下來,他開始不緊不慢地向我們傳授他的賺大錢之道了。
“要想賺錢,首先得找‘點’,我做義務講學這個局,為的就是找到賺錢的‘點’。
“這年頭,搞活經濟,首先得換腦筋。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大家都急需換腦筋,大家都急需有人為他們換腦筋,我就是他們急需的那種替人換腦筋的人。因此,我下去講課,幾乎都是各地政府下發紅標頭檔案,要求當地主管經濟工作的幹部和企業的一把手必須來聽課。能有機會跟幾萬十幾萬執掌經濟大權的官員、老闆們臺上臺下地交流,這不明擺著是一筆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嗎?
“關鍵在於轉化,怎麼把無形轉化成有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巧妙的轉化。
博傻 十一(3)
“第一,做企業的經營顧問,就像每個企業都要聘法律顧問一樣。透過義務講學,全國各地先後有100多家企業哭著喊著要請我做顧問,最低開價5萬。這個價碼不是我開的,是他們上趕著開的,你不接受還不行,我就只好半推半就,將計就計了。你們算算,這筆收入有多大?
“第二,現場諮詢,按小時收費。我的價格是每小時1萬元。可是,我每到一處故意只安排兩個半天的時間,只為兩家企業諮詢。由於請的人多,只能以出價高低來最終決定誰能擁有請我諮詢的權力,就像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的廣告競標一樣。在廣東曾經有家企業開到每小時15萬的高價。你們再算算,這筆收入又有多大?
“我要是光守著個有價無市的什麼‘身價’,不主動出擊,不積極向企業靠攏,能有今天這番光景嗎?而且,那點兒演講費比起這些紛至沓來的業務上得了檯面嗎?欲擒故縱,要賺大錢就別為小錢算計。
“你們說,我這次全國性的周遊演講本身,是不是一次精彩絕倫的策劃……”
趙強和王俊聽後都深以為然並且大為折服。
這一年的春夏之交,付從之和他的“1?2?3公司”進入了全盛時期。付從之的名氣和“1?2?3”的效益直線攀升勢不可擋,他一躍成為全國性的知名人物。因為幫助幾家瀕臨破產的大中型企業走出了市場困境並且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他甚至被一個內陸城市授予了“榮譽市民”的稱號。“1?2?3公司”的營業額在第一季度就突破了去年全年的營業總額,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很有可能在年底時突破2000萬元營業額的大關。
2000萬元!這實在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字。須知在當時的中國,僅靠純粹的智力服務而達到如此規模肯定是空前的!而且其成本幾乎微不足道:房屋折舊(房租)、工資、辦公費用、差旅費用和業務招待費用,再有就是稅。可以說,其營業額的60%以上將是純利潤!不管怎麼說,這份業績不是侃出來的,而是靠付從之和他手下的員工們辛辛苦苦真刀真槍地練出來的!在經商的人,特別是那些經營大買賣的人眼中,也許2000萬元算不上什麼,甚至還不及他們賬上的一個零頭,其實就連本書的作者之一趙強在被逼無奈混入商海之後,對這個數字也是見怪不怪的。但是我們想提醒各位看官千萬別裝出一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的樣子——不管這樣子是給別人看還是給自己看。買賣大小是一回事,在這個行當裡甩開膀子幹上一遭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換了您,若想在那個年代,在這個行當裡掙上2000萬揣進腰包,至少我們不信會成功。
侃山容易移山難,恐怕每一個靠著自己的辛勤努力和聰明才智獲得成功的人都會對此頷首稱是的。
付從之從一個永定門火車站前的個體攤販幹起,短短几年時間,名動華夏家資千萬,如此輝煌,豈不非凡?如此人生,豈不得意?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這都是足以自豪足以驕傲的。但可惜的是,這一時期以及後來一段時期內的付從之,完全地忘乎所以了。
在寫作本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