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聽你們的吧!”何謙喪聲道。其實他此刻是滿心歡喜的。

付從之探身端起茶几上的茶杯,一口釅茶順喉而下,在口腔裡留下一股濃重的苦澀……

50萬對於此時的付從之來說算不上什麼大數,與其說他是在投資,不如說他是在取悅劉雨新。

他相信這50萬是不會血本無歸顆粒無收的。他想給雨新提供一次機會,是賠或是賺對他來說無關緊要,關鍵的是,他希望能借此更長久地拴住雨新。

劉雨新的成功與失敗,在付從之心中有著不同的解釋。根據這種解釋得出的結論是:她最好是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既不要大成,也不要大敗。

他不希望雨新能夠獨立地生存於商場之上。

至於何謙,一個純粹的侃爺,付從之認為不值一慮。

楊建平在白山一鳴驚人。

白山市蘭迪絲公司的總經理張學文希望他能夠幫助策劃開發一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他說原先上馬的幾個專案均慘遭失敗,現在看來問題的關鍵還是產品不對路,根本就是閉門造車。楊建平看過幾份專案可行性分析報告後告訴張學文,這裡面沒一個可行的——“說穿了,就想蒙你們技術轉讓費……”他說,“這樣的產品,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市場!”

他告訴張學文,真正優秀的產品策劃應該是很難想到同時又很容易做到的產品。“很難想到”,並不是說有多麼的玄奧莫測,而是指極易被大多數人忽略卻又極其重要的某些特性。比如日本人給電視機加裝一個遙控器,其實紅外線遙控技術早已有之,但應用於家用電器,日本人是頭一個,當然人家會因此使自己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很容易做到”,是指其技術投入或技術改造簡單易行,不必投入巨資耗費漫長時日才能實現,也就是所謂的“低投入高效益”。長生不老丸不用問一準有市場,問題是誰能搞得出來呀?這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產品策劃了。他對張學文又舉例說,他的老師付從之曾為一家瀕臨倒閉的床上用品廠搞過一次產品策劃:他建議該廠生產一種驅蚊窗簾。在普通窗簾的生產工藝中僅需新增一道工序,即在面料表層塗上一種帶有香味的驅蚊劑,這種驅蚊劑是北京某科研所早在幾年前就已發明了的。在銷售過程中可以再配送一支或幾支噴劑,往窗簾上一噴即可,使使用者可以長期使用。蚊蠅必由門窗而入,有了這種產品——當然還可以生產驅蚊門簾以及驅蚊床罩、床單等等——就可以御蚊蠅於家門之外,既無需能源,又簡單多用,肯定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該廠馬上接受了這個建議,只花了很少的錢就完成了技術轉讓和技術改造工作,產品適時推出,功能、款式、花樣均大受青睞,市場反應極為強烈。當然,瀕臨倒閉也變成了買賣興旺紅紅火火……楊建平說,市場需求是產品的生命,而在當今消費品市場空白點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多種功能的合理組合和科學配置是產品生命力最豐富的源泉。

博傻 十四(5)

後來,筆者曾與楊建平有過數夕徹夜長談。他告訴我們,他的“各種資源有機合理的綜合配置”理論,最早就是源自於“產品多種功能的合理組合”,這對他日後策劃的數樁案例,特別是“白山工業開發區”專案,起了不可估量的理論指導作用。

他戲謔地說:“‘凡是派’不靈,還得靠實踐!實踐出真知!”

然後他又認真地說:“付從之和朱聯學有了一些實踐,但他們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我稍加總結,悟出了一些門道,有了一小套亦正亦奇的理論之後,再去幹就順多了——所以我能做得比他們大一些……”

“當社會經濟完成了由無序到有序的轉變之後,靠詭計、膽量或是人情關係而混跡於商界的各色人物,必然會逐漸消失並且最終讓位於受過專業培訓的知識型人才……社會分工的專業化精細化將很難給文盲或是半文盲以發展的空間……”學者劉凱如是說。

舞廳裡燈紅酒綠人影憧憧。

楊建平由張學文和“蘭迪絲公司”的副總段剛陪著,一邊打著酒嗝一邊在舞廳的角落裡落座。他們剛從酒桌的鏖戰中撤下,張學文提議到這家娛樂城二樓的舞廳玩玩——看得出他今晚興致頗高,也許是和楊建平侃得興起,也許是對市委李副書記介紹來的客人不敢怠慢,反正又不是花自己的錢,玩唄!

段剛自打一進舞廳的門,就對吧檯前身穿旗袍的兩位服務員眉來眼去的。他湊在張學文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引得張學文仰頭大笑。這時其中的一位服務員拿著酒水單向他們走來,躬身詢問他們要什麼飲料。段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