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先宗所部剛剛失去統率將領,各營士氣低迷,糧路不盡通暢,楊世俊部解圍撤兵。
徐文秀所部轉戰到黨川,見太子寺東西兩面已無清軍包圍,擔心回民軍趁虛襲擊董家山,便率領親兵助守。
回民軍攻擊傅先宗中營,擊潰前哨部隊。徐文秀忍無可忍,奮力出戰,力竭而死。同時有一百四十多人陣亡。
左宗棠接到敗報後,急令三十四歲的江華人王德榜接手統領傅先宗留下的部隊,令湘鄉人沈玉遂接手統領徐文秀軍。
王德榜等人向部隊申明紀律,士氣重新振奮。
馬佔鰲料想湘軍還會增修壁壘,再次發起攻擊,便派使者造訪三甲集湘軍行營,痛哭流涕,請求安撫。他願意按照前例,交出馬匹與武器。陳湜派回族軍官馬壽清前往觀察。馬壽清回報,回民軍都頂經立誓,永無反覆。
馬佔鰲部先後交出四千多匹戰馬,一萬四千多枝槍矛。
西寧的回民軍首領馬永福等人也表示願意投降,馬桂源將此事上報。
馬桂源是在回民起義時自封的代理知府。他來到蘭州,偕同道員馮邦棅前往安定參見左宗棠,陳述馬永福求撫一事。
馬佔鰲等人於3月份各派子弟趕赴安定大營,獻出良馬五十匹。左宗棠令他們返回根據地,完全打消了各路回民軍的疑懼。
左宗棠上奏說,辦理安撫的辦法,最要緊的是將外地回民遷出,安頓本地的回民。河州全境五百多里,回民多而漢民少,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同治元年發生變亂以來,陝西的回民多到此地避居。自從陝西境內和甘肅金積堡的局面安定下來以後,固原東西山也相繼平定,各地參戰的回民,多數也到這裡寄居。這些外地來的回民,都應該從這裡遷走。
河州本地的漢民,有的遵照回民的意思辦事,有的因為結下了怨仇,逃到洮州、岷州和狄道州,充當勇丁,而親屬仍然留在河州境內,應該將他們分別調出,以杜絕釁端。外地來的漢民,有的是被陝西回民裹脅而來,有的是被河州回民裹脅而來,認為義子,其實是充當奴僕,應當勒令回民交出,護送返回原籍。這是應該從這裡遷出的漢民。
於是左宗棠命令安定、會寧、平涼、隆德和靜寧各地的官員,選擇方便獲得水草的荒地,安置投降的回民軍。河州就此安定下來。
甘肅的其他回民軍,奔向東南部的兩當和徽縣,向陝西邊界運動。清廷護巡撫譚鍾麟派李耀武率部駐紮鳳縣。
徐佔彪所部已經抵達肅州,馬長順的陝西回民軍打算前往西寧接受安撫。成祿率部襲殺幾十名投降的回民軍,馬長順所部非常氣憤,便與馬文祿的肅州回民軍會合。
欽差大臣、烏魯木齊提督成祿以會攻肅州為藉口,拖延出關的時間。左宗棠忍無可忍,上疏彈劾這個貪生怕死、濫殺無辜的滿洲人。
清廷下詔,寬宥成祿,只是催促他出關而已。有人說,慈禧不肯懲治成祿,是擔心左宗棠稱霸西北,留下成祿與他抗衡。
368
江蘇平定將近八年,因曾國藩的一念之仁而保下了性命的李世忠,來到揚州遊玩。在這裡他遇到了昔日的仇人陳國瑞,回想起在壽州爭奪城門的那段往事,仍然記恨在心。他設謀將陳國瑞誘捕,關在船上。 。 想看書來
1872年,同治十一年(2)
陳國瑞的侄兒呼救,兩湖的上萬只商船,出於同鄉之情,都來響應。李世忠被這種陣勢嚇壞了,棄船逃走,才免於災難。
曾國藩審理這個案子,認為陳國瑞強橫,李世忠陰毒狠辣,上奏清廷,奪去李世忠的官職,將陳國瑞由總兵降為都司。江淮之間,又流言李世忠謀叛,清廷命令曾國藩訪察。曾國藩派人去了河南固始,探察李世忠的居所,見堂上設了義塾,家宅圍的是竹籬笆,砌的是泥土牆,與鄉農雜居,大家才打消了疑慮。
這一年,長江上多次發生匪盜打劫,有些軍士不會撐篙划槳。大臣們紛紛議論,為什麼曾國藩本來是上奏裁兵,反而變成了增兵。有人說,軍隊一年不打仗,就會消極怠惰,舊時的水師營兵就是這樣衰沒的。因此軍隊不可常設,長江水師也應該取消。
3月12日的金陵城,天氣陰沉,細雨霏霏。這一天是陰曆二月初四,是曾國藩的父親去世十五年的忌日。
早已不再指揮湘軍作戰的曾國藩,拜過父親的牌位,讓兒子曾紀澤扶他去兩江總督府的西花園散步。
他對曾紀澤說:“我這輩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後世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