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兩者之間,倒有不安於現狀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維持現狀,自然和不安於現狀的文藝處在不同的方向。”政治家和藝術家之間的“同一”是暫時的,衝突則是根本的,永遠的。 政治家最不喜歡人家反抗他的意見;不喜歡人家要想;要開口;而文藝家偏偏敏感;又不安分;而且總要開口,這就難免要成為政治家的眼中釘;被擠了出去。外國許多文藝家在本國站不住腳就逃,要是逃不掉,那就被殺掉;割掉頭是最好的方法,既不會開口,又不會想了。在中國,個人主義者為多,要想替窮人想想法子,改變改變現狀的人道主義者就很少。在政治家眼裡,人道主義不如個人主義的好,所以衝突常常在他們之間發生。魯迅指出,文藝家的命運註定要碰釘子,要站不住腳。從前文藝家的話,政治革命家原也贊同過,但是到革命成功以後,政治家便把從前所反對的那些人用過的老法子重新採用起來了。他直率而幽默地說道:“政治家既永遠怪文藝家破壞他們的統一,偏見如此,所以我從來不肯和政治家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