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是當時的大名士;益州牧劉焉是漢室宗親;梟雄劉備則是漢景帝苗裔,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之皇叔。曹操的身世使他既不能像袁紹、劉焉那樣製造“天意實在我家”、“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的輿論,又沒有條件像袁術那樣“捏造符瑞,刻璽稱王”。所以曹操打天下所能爭取的唯一資本就是延攬英才,為其臂助。《三國志·武帝紀》載:“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可見,曹操估計到自己的力量遠未足與袁紹相敵,身世所決定的號召力也不能與袁紹可比,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任“天下之智力”,爭取不同政治派系和軍事力量的歸附,使大批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為其所用,才能實現“統御海內,芟夷群醜”的目的,遂提出了“唯才是舉”的政策。但隨著曹操軍事政治力量的不斷強大,到了北方統一的“治平”之時,曹操就冀圖建立專制統治,並因時勢的變化改變了策略。就曹操統治的前後期的用人政策來看,也說明了這一點。
txt小說上傳分享
曹操用人政策再評價(4)
曹操起兵伊始,僅有兗州一隅之地,兵微將寡,這時曹操求賢心切,唯恐因害賢而使天下英雄裹足不前。“袁紹宿與故太尉楊彪、大長秋梁紹、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過誅之。公曰:‘當今天下土崩瓦解,群豪並起,輔相君長,人懷怏怏,各有自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雖以無嫌待之,憂懼未信,如有所除,則誰不自危?’”《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書》。劉備為呂布所敗,投依曹操,程昱屢諫操:“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操亦明知備乃人傑,但終不肯下手,原因就是“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國志》卷一《武帝紀》。。又如官渡戰後,曹操從繳獲袁紹的書信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有人建議嚴加追究,但操卻“皆焚之”。同上。其實這並非他發善心,而是操知道,“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故假作仁慈,以收攬人心。但在曹操平定冀州,北方統一局面穩定後,曹操膽子壯了,腰桿也硬了。為了實行專制統治,以免大權旁落,於是對士人發出一道殺氣騰騰的《整齊風俗令》。在用人政策上也採取了“以刑為先”、“用法峻急,有犯必戮”的極端手段,來剪除一些不合己意的人。一些名士恃才而驕,不肯唯命是從,就成了曹操動刀的藉口。
由此可見,曹操在其統治的後期並未能真正做到“唯才是舉”,而是以他自己提出的“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同①。作為其用人標準的。曹操的“賞功能”不過是他用人的權宜之計,並且僅僅是在“有事”時用之,但在定天下後的“治平”之時,曹操就要“尚德行”。華歆、董昭、陳群等阿諛奉承、望風順旨的所謂“清正之士”就被重用,而昔日有“治國用兵之術”的進取之士就受到排擠和打擊,他們“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三國志》卷十二《毛玠傳》。並且一旦和曹操意見不合,或成為操專制獨裁的阻力,就難免要遭殺身之禍了。正如趙翼所說:
蓋操當初起時,方欲藉眾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楊阜所謂曹公能用度外之人也,及其削平群雄,勢位已定,則孔融、許攸、婁圭等皆以嫌忌殺之,荀彧素為操謀主,亦以其阻九錫而脅之死,甚至楊修素為操所賞拔者,以厚於陳思王而殺之,崔琰素為操所依信者,亦以疑似之言殺之。然後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從前之度外用人,特出於矯偽,以濟一時之用,所謂以權術相馭也。《廿二史劄記》卷七“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條。
當然,定天下後殘害功臣、賢士,並非曹操一人,在兩千餘年的帝制社會里不乏其例,這是帝制社會的一大通病,是皇權專制制度的必然結果。只是曹操在天下並未真正統一前,就開始誅戮功臣賢士,充分反映了曹操皇權思想的惡性膨脹。
其二,從曹操個人的性格、品質來看,其氣度恢弘、賞罰分明、用人不究小過之例固然不少。同時,他又是一個極其兇殘、嗜殺、陰險、狡詐的封建統治者。正如孫權所說,曹操“所行,其唯殺伐”《三國志》卷五十二《諸葛瑾傳》。。在他指揮戰爭圍城時,曾強硬規定“城拔,皆坑之”《三國志》卷九《曹仁傳》。。因而往往不是“坑殺”,便是“屠城”;不是“所過多所殘戮”,便是“雞犬亦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