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哀家的乖孫孫果然有眼光,人長得美,這儀容禮數也齊全,都說南唐周家教女有方,出了兩任皇后,果然與別個不同。哀家當日聽說皇上指婚,倒有些不放心,如今看來,也不算委屈了我的乖孫孫。來人,替哀家傳話下去,不許怠慢了襄王妃,如今南唐雖然亡了,她畢竟也是舊家的女兒,身嬌肉貴的,可不能讓人家笑話。”
趙德昌輕輕一笑,拉著小花站起身來,拜倒在地,說道:“皇祖母,您疼孫兒的王妃,就是疼孫兒。我離京一年,也不能在皇祖母面前盡半點孝心。如今孫兒在江南也學了幾手唐人的廚藝,改日孫兒一定要和王妃兩個親手為皇祖母做幾道點心,孝敬您老人家。”
太后聽了,喜不自禁,忙樓了趙德昌在懷裡,笑道:“哀家這些兒孫裡面,唯有昌兒最聰明懂事,乖巧孝順,不像他那幾個叔伯兄弟,成日讓哀家頭疼。皇上,昌兒這次徵唐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你可要好好賞賞他才是。”
趙匡胤聽了,忙起身答道:“孃親說的是,只是孩兒已經封了昌兒為襄王,子侄輩中也算是最高。若是還要加封,只怕就與二弟一樣了。不如這樣,此次大宋也得了不少唐人國庫中的寶貝,昌兒,你明天便去挑一挑,有什麼喜歡的,通通搬到你王府中去也無妨。”
趙德昌趕緊跪倒在地,叩首謝恩。太后一嘆,將趙德昌重新摟到懷裡,輕輕撫摸著他的頭,說道:“可憐我昌兒命苦,若是能與昭兒、芳兒做了親兄弟,又豈能只是做了一個王爺。”
燕王和秦王聽了,臉色都微微一變,趙德昌眼珠一轉,站起身來,走到趙光義身後,笑道:“皇祖母,這話孫兒可不同意,皇伯父雖然英明神武,可我父王也是您的兒子。父王疼我,只恨不得將天上的月亮也給我摘了下來。我做了父王的孩兒,又做了皇祖母的孫兒,才是昌兒天大的福氣。孫兒願像父王一樣,為兩位皇兄保疆衛土,守護我大宋江山千秋萬代。”
趙匡胤和趙光義聽了,都是哈哈一笑,太后輕輕點了點頭,望了趙光義一眼,卻是若有所思,想了一想,方才開口說道:“皇上,光義這些年來南征北戰,也是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你們兩個本是親兄弟,也不分彼此。哀家還記得當日你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後周柴世宗是何等聖主明君,只是因為皇位傳承失當,幼君登基,方有了我趙家的天下。如今皇上雖然正當盛年,也要為身後好好打算打算。依我看,你兩個兄弟都能當大任,為保我大宋江山子子孫孫,倒是不妨兄傳弟,弟再傳兄子,以免儲君年幼,國基不穩。”
一桌子人聽了,除了趙匡胤之外,個個都是神色大變,只見趙光義急忙起身,拱手說道:“母后此言差矣,皇兄春秋鼎盛,兩位皇侄智勇雙全,怎能是後周世宗可以相比。光義願竭盡臣子之義,輔助皇兄及皇侄完成一統天下的千秋功業,請母后勿用多慮。”
太后默然不語,趙德昌見了,忙笑道:“皇祖母,我父王說的不錯,趙家的兒郎個個不凡,都是皇祖母教誨有方。皇祖母,今日高興,孫兒還有賀禮獻上,皇祖母可願意猜上一猜。”
太后聽了,方才笑道:“昌兒,你這個鬼靈精,哀家可不知道你肚子裡藏了什麼,有什麼好東西,快拿出來給奶奶瞅瞅。”
趙德昌微微一笑,轉頭對身後的宮人輕聲吩咐了幾句,須臾功夫,便見有幾個宮女捧著一個卷軸上前,將它在太后面前緩緩展了開來。
原來那捲軸竟是一幅長約數十丈的地圖,上面河流奔騰交錯,山巒疊嶂起伏,無不一筆一劃,博大浩瀚;更有地名方位清晰工整,郡縣疆域詳盡周全,眾人看了,都不由是目瞪口呆,卻聽趙德昌朗聲道:“皇上,此圖乃是臣與襄王妃一路北行,沿隋大運河一線考察所繪,有了此圖,汴京與江南便是隔了千山萬水,也近如一家。不僅如此,臣的愛妃乃是當今水利大家方君論的弟子,臣與她已經立下誓願,定要重新疏通大運河,以濟蒼生黎民,還請皇上恩准。”
趙匡胤疾步走上前去,對著地圖好好看了一遍,大聲道:“昌兒,我大宋有你,更勝十萬雄師。果然是好禮,果然是好禮啊。”
第十四卷 天涯何處 9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0…9…28 8:30:47 本章字數:4621
趙光義聽了,捻鬚得意一笑,太后早已是笑的見了眉毛不見了眼睛,拉了小花的手,喜道:“孫兒媳婦,沒想到你還有這等本事,好,好,好,有你輔佐昌兒,奶奶便放心了。南唐周家,真真是名不虛傳。”
趙德昌見秦王眼睛眨也不眨地瞪著自己,輕輕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