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蓋碗茶款待,邊吃邊喝邊聊天。回族的饊子股細條勻,焦酥香脆,色澤豔麗,外型美觀,做工頗考究,普通要在麵粉裡放入適量的礬、鹼、鹽溶液,並參加由紅糖、蜂蜜、花椒、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進雞蛋和香油和麵,然後重複揉壓,搓成粗條放在盆中醒一會兒。當油鍋熱時,左手四指併攏,纏上面條七團,悄悄抻長,套在筷子上下鍋。

寧夏、甘肅、青海等地的回民做饊子時,把面搓成平均的長繩狀,對頭折成兩個來回成八股,用手將兩頭捏在一同,即可放入油鍋內炸出。回民的饊子看上去黃鮮鮮,聞起來香噴噴,吃起來脆甜甜,可謂佳饌。1982年西北五省烹飪競賽扮演時,寧夏回族的饊子顏色鮮豔耀眼,滋味芳香,驚動了西安。

回族的麻花,製造也很精密,種類多樣,有蜜麻花和淡味脆麻花兩類,脆麻花又可分為三股麻花、繩子頭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等。這些麻花的原料成分略有不同,但搓法多樣,色鮮味美。

回族還用同樣的原料製造出油酥花繭、油酥脆花,以及各種花花、油圈等等。入口脆酥,滋味香甜。往常回族大眾開設的饊子、麻花館,門可羅雀,供不應求,深受兄弟民族的歡送和讚譽。

第五百二十七章 焦圈師傅

在老北京的師傅當中,做焦圈最出名的當屬當年興盛館的鄔殿元老師傅。早在30年代,鄔師傅靠一個粥鋪為生,就以這個焦圈為主,據老人講,那個焦圈做的,放上一個多星期,焦圈愣不發皮,照樣脆生。再後來比較有名像什麼南城的焦圈王王文啟老師傅。還有東城隆福寺小吃店的馬慶才師傅,這些都是做焦圈的大腕兒。

其實,老幾位別小瞧了這個簡單普通的焦圈,這中間的講究多了。先說這個面,可不能隨隨便便的什麼面都成,那講究的是張家口一帶的口麥磨的面,您要問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這口麥紅皮圓粒,因此炸出來的焦圈個大而脆。當然瞭如果您是在家做,實在找不到這個面,您就用3成的一等粉,7成的標準粉代替。接下來的配料中還要有鹽、塊鹼、明礬、花生油或者香油等10多種呢,和麵呢前後要和4次。

另外刀工也有講究,將麵糰切成一寸多長的小條,然後取兩個小條重疊起來,再順著長度切出一條縫。然後放到油鍋裡,當小條在熱油中浮起,迅速的將它翻個,然後再將筷子插入縫中,把縫碰寬,然後用筷套著縫,在油中劃上幾個圓圈來,便形成了一個圈兒。另外像出鍋呀什麼的都是有學問的,手藝好的師傅講究一兩面出8個,一斤面出80個,不多不少,看看就這個焦圈要真做起來有多難呀。可如今在街面要想吃到地道的焦圈來可困難了,眼下,京城的“勤行”能炸出像那回事的焦圈來有幾個,那焦圈炸的真稱是“焦”圈,焦的都黑了,嚼在嘴裡,又硬又皮,完全不是地道的焦圈的味兒了。

脆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見品種,脆麻花不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狀、質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還有芝麻麻花、饊子麻花、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詠》中有詩說:“麻花燒餅說都門,名色繁多恣飽吞,適口價廉隨處有,一年四季日晨昏。

脆麻花先將紅糖、蘇打、油加兩倍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也有用明礬、鹼面、紅糖、糖桂花和麵的做法,成麵糰後,再揉進溫水,蓋上溼布餳10分鐘。製作時將餳好的麵糰揪成小劑,搓成約10厘米的長條,放入盤中刷一層油,碼三四層再餳一會兒後,拿起一根搓成長繩條,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規格長約 12厘米,條要均勻,呈棕黃色,每根約重30多克。

將油倒入鍋內,用旺火燒六成熱時,將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隨做隨炸,炸時用筷子將麻花坯子在油裡抖動,使條與條之間稍微鬆散開,便於炸透,待炸至棕黃色時即成。脆麻花特點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幾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兩種,一種是倒三股麻花,一種是繩子頭麻花。繩子頭麻花是用雙手按著左右兩端搓上勁,把兩端懸空提起合攏,條應當搓上勁,會自動擰成麻花狀,再把合攏的兩端輕輕地捏在一起,下油鍋炸,這種方法名為繩子頭。還有一種是芝麻麻花,做法與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小面劑時,要滾上用開水拌好的麻仁。還有一種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後,滾上一層用熟麵粉與白糖混合的糖粉它們都有焦脆的特點,食之口感都很好。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歡迎。也有叫它饊子、環餅的,是麻花類的花式品種。據說環餅遠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