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念(或神秘的“他”)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不但是個體人性弱點在群體水平上的集合,而且也是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處理心理矛盾的實際需要的產物。

這是一個真實的交易日:

某日,機構與基金老總例行召開晨會。大家一致認為我們的重倉權重股這麼跌,不是個事兒。有一資深老總率先提議:先低開,再把它拉起來,好讓散戶感覺底部已明朗,讓小散們搶反彈,我們就順水在漲2%時出貨,交給散戶站崗!大家都會意,以首肯表示贊同。

早盤低開,中間果然又反彈起來,交易逐漸活躍。某機構見時機已到,遂拋了幾筆大單。第二個機構一看,誰幹的,不是說好先拉到漲2%嗎?心想:你跑,我就不能跑?遂也拋了幾筆大單。第三個機構看見好煩:想讓我為你們站崗,沒門兒。遂操起大單狂甩。第四個機構看見後,心中直不平:說好的,你們太不遵守約定。好吧,你們敢幹,我們就不行?遂連拋幾筆大單。

隨後,第五、六、七、八……紛紛拋盤,散戶還沒反應過來,傾盆大雨即來。心急的、止損的、慌不擇路的,紛紛下單狂售。某個股於小時內即快打到跌停板位置。完了,這麼蠻幹怎麼行,不是自尋絕路嗎?到了跌停板就無法收拾了。這個先知先覺的機構操盤手先下大單托盤。另一個機構看見;你要我們拋;結果你在低位接走了;跟我玩捉迷藏?我本來就是後建倉的,成本就比你們高;讓我虧著拋,壞良心呢!唉,高拋低吸是炒股的法則,揀點廉價籌碼再說,遂下大單買進。第三個機構看見,剛才接走了我的廉價籌碼的是你啊,呸!我在近跌9%拋的,你竟然這麼便宜地接走,好,看我的吧!遂也下大單買進。下午某股票40分鐘內又回到下跌4%處。

某機構認為,下跌4%,我還是拋得起的,現價不減持,更待何時,又掛大單丟擲幾筆。連續的拋單過後,讓另幾家看見,嘿,你們和我玩兒陰的?我剛買進,你又拋大單,你們好損!遂接連丟擲幾筆大單。如此迴圈往復,機構、基金、散戶亂作一團,大單小單紛紛湧出。此間,有些不信邪的中小散戶在低位吸納,認為大跌之後必有快速反彈。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交易對手是誰?(3)

時間到了,經過瘋狂的大雨之後,某股終在下跌近8%收盤。

投資人需要一個無所不能的“莊家”(或神秘的“他”)的存在來解釋自己的失敗。他們的邏輯是:不是我不行,而是“他”太狡猾了。他們需要一個藉口,一個強大的存在來解釋自己的弱小。在失敗面前,他們不敢面對自己的心理弱點。

實際上,“莊家”的贏並不能解釋這些投資人的輸。因為按照定義,“莊家”存在的必要條件是有足以影響市場的資金。而這種影響必然需要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無論是“莊家”的進場和出場都是如此。那麼,任何一個輸家所無法迴避的事實是:你為什麼沒有識別這個過程?這個沒有能力識別或識別了但沒有能力作出反應才是輸的直接原因。

投資人同樣需要用“莊家”(“他”)的存在來維護自己的自尊。投資市場的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每個投資人都必須面對*裸的自我。面對公開公平的競爭,每個人的心理弱點和人性弱點都暴露無遺。

很多投資人沒有勇氣面對這樣的殘酷的現實,無法承認自己存在這樣嚴重的人格缺陷。為了維護一個完滿的自我,他們需要一個超自然的力量來駕馭一切。這是人類有史以來一直沿襲的慣例,現代心理學對這一社會現象有極深刻的揭示。“莊家”概念不過是這一現象在投資市場的一個具體表徵。

實際上,中小資金在與超級大資金的博弈中,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小,快,靈”的優勢與之周旋。

我們來看博奕論中一個“智豬博奕”的模型:

豬圈裡有兩隻豬,一隻大豬,一隻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遠離踏板的豬圈的另一邊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假設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假設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爭吃自己的勞動成果。

問:兩隻豬採取什麼策略最優?

答案是:小豬可以等在食槽邊,大豬則須不知疲倦在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大豬就是市場中的超級大資金,小豬即是中小投資者。在這個遊戲中,散戶不要妄想去踩動踏板,那是大資金的專利。散戶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