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的個人私軍。
經過李中易的暗中觀察,被他救了一條性命的郭懷,是個知道感恩圖報的可信之人。
郭懷一直對李中易俯首貼耳,事事替他這個上官著想,並忠實地執行著他下達的每一道命令,從來不曾走樣。
當然了,李中易待郭懷非但不薄,反而異常之優厚。
郭懷此前不過是個副都頭罷了,他的部下充其量,也只有一百多人罷了。
如今的郭懷,雖說名義上只帶領著一個指揮的500兵馬,實際上,他已經儼然是李中易麾下的軍中第二人。
鄉兵大營成了水潑不進,針插不入的李家軍,對於李中易隱瞞下細作的秘密,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自從秦州被趙匡胤攻破之後,坐鎮鳳州的王昭遠驚恐萬狀,以每日至少十封“八百里加急”快馬急遞的方式,連連向後方發出求救的訊號。
別的地方是否派出救兵,李中易也不太清楚,駐守河池的孟仁毅卻明顯動搖了。
孟仁毅這兩天連連召開軍議,和軍中的重將們,商量著帶兵北上,去救鳳州的問題。
站在李中易的立場上,他深知趙匡胤的軍事才能極為出色,自然不希望孟仁毅擅離河池這個重鎮,盲目地分兵北上。
但是,李中易以趙匡胤很可能要偷襲河池為由,勸說孟仁毅繼續堅守河池不動搖的時候,孟仁毅卻搖著頭說:“河池城高四丈(約11米),內有水井近百口,糧草箭矢又極為充裕,只要在城內留下六千兵馬,再加上你的兩千多人,足以抵禦不下四萬精銳敵軍。”
見李中易還想再勸,孟仁毅耐心地解釋說:“兵書有云:五則攻之。如今,周軍總兵力不過五萬多而已,再多的話,在這幾百裡秦川大山裡邊作戰,糧草輜重肯定供應不上來的。”
“張永德帶兵三萬多人正在攻鳳州,趙匡胤手裡的兵,頂多只有兩萬出頭。趙匡胤拿下秦州後,至少要留下五千兵馬守城,他最多也就可以調動一萬四、五千兵馬的樣子。如果,趙匡胤想偷襲咱們河池城,就勢必要突破成州的防線,成州的兵馬雖然不多,也有六千多。”
“即使,趙匡胤不擔心後路糧道被抄,從小路翻山越嶺,把全部的兵力都壓到河池城下,也不過就那麼點人罷了。”孟仁毅喝了口茶,笑眯眯地望著李中易,意味深長地說,“另外,你手下的那兩千多團結鄉兵,只要頂住了敵軍第一波的進攻,在戰場上見過血後,絕對可以抵得上五千精銳禁軍的戰力。”
咳,李中易做夢都沒有想到,孟仁毅居然對他的團結鄉兵,評價如此之高。
顯然,孟仁毅也不是白吃乾飯的後軍主將,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他這邊的動靜。
“陛下只是命你守住河池,並沒有讓你去救援鳳州。”李中易絞盡腦汁,終於找到了可以扣的大帽子。
孟仁毅嘆了口氣,苦笑著說:“無咎啊,誰讓愚兄是皇族近支宗室呢?別的將領或許可以坐視不理,我啊,卻很難眼睜睜地看著鳳州有失。”
李中易恨得牙根直癢癢,他正要擺事實講道理,拼盡全力阻止孟仁毅的盲動行為。
這時,近侍忽然來報,新任北路行營都統李廷圭,已經帶著隨從到了城外。
這個李廷圭事先連個招呼都沒打,就突然到了城門口,李中易的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所謂的北路行營都統,其實就是蜀國北部所有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其地位類似於後世的大軍區司令員。
李中易以前聽說過李廷圭的名頭,他知道這個李某人,也是蜀國屈指可數的軍方實權派之一,一直擔任拱衛成都的重任,官拜捧聖控鶴軍都指揮使兼保寧節度使。
令李中易感到震驚的是,剛才還信誓旦旦要出兵援救鳳州的孟仁毅,突然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彷彿是一隻被扎破的氣球一般,整個人立即鬆弛了下來。
“嗨,這下子好了,天塌下來,自有李廷圭去頂著。”孟仁毅笑容滿面的大發感慨,令李中易感到啼笑皆非。
李中易的心裡一陣發悶,孟仁毅的所具備的所有條件,都比當過米販子的柴榮,以及曾是流浪漢的趙匡胤,強得太多太多。
可惜的是,孟仁毅卻胸無大志,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一直在混日子。
當李廷圭被迎進帥府之後,劈頭第一句話就是質問孟仁毅,“前方軍情緊急,為何不發兵去救援鳳州?”
孟仁毅是怎麼解釋的,李中易因為地位過低,根本沒資格出現在軍議現場,所以也就完全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