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天下至尊?不如回家種白菘算了!
茶樓裡,茶客們各自磕瓜子閒聊天,沒人注意到輕車簡從的李中易一行四人。
“前幾日,小弟我正好路過大理分寺衙門口之時,親眼目睹了一樁奇案。你們猜怎麼著,大理分寺的官兒,居然史無前例的沒向著“錢民”和“行錢”,只判了欠債的那小戶人家,每年只需要擔負一分的利錢。”
“啊,竟有此事?”
“不可能吧,這年月,不管是誰家舉債的利錢,至少也要每半年翻一倍吧?”
“每半年才翻一倍,哼,那真的是良心價了。我家附近的利錢,三個月就翻了一倍,利滾利的一年至少翻十倍。”
“怎麼可以這樣斷案呢?難道說誰窮誰還有理了不成?”一位身穿藍色儒衫的尖嘴中年猛一拍桌子,陡然長身站起,“這簡直是荒唐至極的糊塗官判糊塗案。”
李中易若無其事的瞥了眼藍衫尖嘴的中年人,李延清隨即把手伸到凳子下邊,暗中打了個只有他在警政寺的心腹部下們才懂的手勢。
高利貸,不管哪個時代都有,只是叫法略微有些差異罷了。
本朝的高利貸,真正出錢的人叫作錢民,專門擔任放貸中間人的叫行錢。閒錢多得燙手的錢民,因為放款的業務多如牛毛,完全不可能忙得過來,就很有必要請行錢作代理人了。
錢民和行錢之間的利錢分成比例,通常是對半分。行錢沒有出一個大子,卻收穫巨大,可想而知的是,放貸的積極性高得爆棚。
李中易上臺之後,除了捏緊軍政大權之外,穩定政權的重心,一直是打擊危害鄉里的土豪劣紳。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史無前例的公開釋出政令:朝廷不承認民間借貸利滾利的合法性,並限制了一年的利錢,最多不得超過借款的一分息。
超過一分的利錢,大理分寺不僅完全不予以支援,更視為犯罪的行為。如果,私下放貸的涉案金額超過了五十貫,不僅要罰沒至少一千倍且上不封頂的本金,更要抓人。
金融領域的剝削,才是最高等級的剝削。其中,權貴們利用勾結官府的便利性,利用天災或人禍,肆無忌憚的放高利貸,才是自耕農、小商人、小手工業者的生存和發展,最大的絆腳石之一。
新政權建立之後,李中易以開封府為試點的起點,逐級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大理分寺,也就是剝奪了地方官的審判權。
硬幣總有兩面,李中易既要抑制高利貸的泛濫成災,又要嚴厲打擊欠債不還的“老賴”。
勞改體制,這個被廣大知識分子早就罵臭了的惡制,李中易信手拈來即用。
新政權下的勞改,核心的要點是:只有經過大理分寺判決的欠債者或是罪犯,才能被抓去工程營裡,承擔修橋鋪路興建水利工程的重任。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暫時還不起錢,就用做苦力掙的錢,分期還債。啥時候還清了債務,啥時候離開勞改的工程營,童叟無欺。
想當初,秦朝末年,幾十萬刑徒修的是秦始皇的陵寢和宮殿。如今,李中易把這些人都送去修橋鋪路,從事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既沒有白拿錢養活閒人,又可以極大的促進商業貿易的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的邏輯,此時的人們壓根就不懂,但是,李中易卻是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奧妙。
“正方兄,請慎言,吾等草民,還是莫談國是為好!”一位身穿白色儒衫的馬臉男子,嚇得臉色大變,趕忙勸說可能惹禍的正方兄。
“揚中兄,你也忒膽小怕事了一些吧?只許那銅臭子亂搞一氣,就不許我等士大夫說上幾句?”正方兄正是怒火中燒之時,忍了又忍,實在是家中利益受損巨大,忍無可忍。
李中易摸著下巴,微微一笑,嚴厲打擊高利貸的政策,在頒佈之前,整個內閣的四位相公全都極力反對。
其中,孔昆抨擊得最激烈,給李中易扣上了與民爭利的大帽子。
嘿嘿,李中易確實是在與民爭利,不過,此民皆為非富即貴之輩,而彼民都是自耕農或是小商人、小手工業者罷了。
“諸位仁兄,如果任由銅臭子瞎搞一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天下必定大亂。”正方兄怒不可遏的大噴口水,居然把攻擊的矛頭直指李中易。
和正方兄同桌的三位仁兄,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與之同桌,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藉故溜出了茶樓。
李中易不由笑了,儘管他不搞文字案,但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莫談國是的老傳統,威懾力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