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威嚴高大的如來佛,不由微微一笑。在開封的大相國寺裡,如來佛面帶微笑,眼前的這一尊卻是莊嚴肅穆。
由此可見,每個地方的信徒的心中,都有一尊不同的佛相。
李中易既不信佛又不崇道,他是個很現實的傢伙,只信兩點:一個是強軍,二是愛民。
軍民魚水情,李家軍還真的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徹底。
李家軍每到一地,幫老百姓挑水掃地,修繕房屋,已經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
發展經濟必須偏右,民本思想則要偏左,左右思潮的同時存在,在李中易的身上,形成了完美的平衡互補性。
為了不擾民不傷財,李中易沒讓回京沿途的官員們,打著迎駕的旗號,大肆替他興修行宮。
等李中易回到了帥船上之後,第一時間就召見了滑州知州劉文柄。
“知滑州事,臣劉文柄叩見皇上。”劉文柄進艙之後,目不斜視的畢恭畢敬的行禮如儀。
李中易擺了擺手,說:“罷了,坐吧,來人,上茶和瓜果。”
等劉文柄斜著身子,在錦凳上坐定之後,宮女們已經上齊了瓜子、水果等物。
李中易指著炒熟後香噴噴的西瓜子,笑道:“你不必拘束,咱們邊磕瓜子,邊聊聊天。”
話雖然如此,但是,劉文柄哪敢造次,他一動不敢動的坐在錦凳之上,別提多拘束了。
李中易也不勸他,自顧自的抓起一把西瓜子,緩緩磕了起來。
劉文柄心裡微微一動,按照以往覲見慣例,皇帝都是高居在上,他只能躬身於下,皇帝問一句,他才能答一句,否則便是君前失儀。
李中易倒好,率先示範了磕瓜子聊天的野路子,倒讓劉文柄覺得格外的新鮮。
既然李中易先磕了瓜子,劉文柄也是當知州當膩了,索性橫下一條心,學著李中易的樣子,也抓了一小把瓜子在手,慢慢騰騰的開始磕。
李中易暗暗點頭,單從劉文柄有樣學樣的舉動而言,此人絕不是偽道學之輩。
如果是偽道學之輩,別說當著皇帝的面主動磕瓜子了,就算是李中易磕瓜子的舉動,也會被指責為有失君威。
登基的時間也不算短了,李中易喜歡私下裡召見閣臣商議軍國大事的灑脫,而膩煩於正式場合的裝模作樣。
別的且不去提了,單單是重達幾十斤的袞冕服飾,一穿就是幾個時辰,這實在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劉知州,去歲,滑州的總稅入是多少?”李中易磕了幾粒瓜子之後,喝了口茶湯,信口問劉文柄。
劉文柄趕緊將手裡的瓜子放回盤中,欠身拱手道:“回皇上,滑州去歲的總稅入是七十萬貫五千六百零三文。”
李中易瞥了眼案頭的資料,不由暗暗點頭,劉文柄能夠一口說出去歲的總稅入,單從這一點而言,已經算得行熟悉州情的循吏了。
“田租和商稅,各幾何?”李中易決定增加一點難度,考一考劉文柄。
誰曾想,劉文柄脫口而出:“田租和商稅之比為二比一,商稅收上來的有些難度,所謂無商不奸,偷漏的商稅恐怕超過了三成以上。”
李中易點了點頭,相對而言,田租比較好收繳一些,畢竟,土地都是有數的,也都登記在了冊。
至於商稅,按照開封城的情況,確實存在跑冒滴漏超過三成以上的情況。
在這個沒有電子稅票的時代,商人納稅,一靠自覺,一靠嚴格的監督。
但是,收商稅的人員,也存在陋習不改的狀況,吃拿卡要等惡劣的行徑,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李中易很明白其中的弊端,只是,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以天下之大,所需要的文官以及吏員的數量,著實不算小。
可問題是,每年轉業的軍官數量畢竟很有限,李中易總不能把整個李家軍的軍官都轉業為地方官吧?
客觀的說,目前是轉業軍官和原來的文臣集團,共同治理地方的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劉知州,可有法子禁絕偷漏商稅?”李中易又試一問,想看看劉文柄是不是真正的瞭解州情。
“稟皇上,以臣之見,大可參照開封城的做法,將運進城裡的貨物,全都集中於幾個城門外,全部登記造冊之後,再許商家運輸入城……”劉文柄介紹了一大堆開封城裡收繳商稅的成功經驗,言談之中,對開封城的做法極為推崇。
開封城收繳商稅的做法,恰好是李中易作出的創新之舉,劉文柄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