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請速速道來?”廖山河精神猛的一振,連聲催促楊剛說出計劃。
楊剛眯起兩眼,淡定的說:“只須在每位拖炮將士的腰間繫上粗麻繩,另一頭則綁在大樹上,雖然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傷,卻可以降低墜山而亡的風險。”
“好。”廖山河的眼前猛的一亮,感嘆道,“此計甚妙。”
如果,李中易就在現場,他一定會脫口而出:三班倒的流水線作業!
一千名將士,拖拽區區幾門火炮,完全可以做到十班倒。反正吧,拖累了的那一隊將士,隨時可以轉入原地休息的狀態,然後換下一隊將士頂上來,繼續拖拽。
這麼做的好處,自然是大大的提高了,帶著火炮翻山越嶺的速度。
趁著主力大軍修復棧道,吸引住蜀軍注意力的時候,廖山河這邊完全可以玩一出暗渡陳倉的戲碼,趁機打劍門關的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廖山河是個急脾氣,既然已經商議了妥當,說幹就幹,絕不拖泥帶水。
在山區宿營,第一是防火,其次是防露水。數萬大軍聚集於一地,稍微不注意防火的工作,就很容易被敵軍所趁,從而釀成大禍。
山間的露水多,如果將士們不注意保暖,露天而睡,就很容易患上風溼之症。
和往常一樣,李中易匆匆用罷晚膳後,就打算到處去走走看看,檢查一下大軍的宿營情況。
剛要出帳的時候,廖山河制訂的新作戰計劃,遞進了中軍大營。
李中易仔細的看了一遍,不由微微一笑,抬眼望著楊無雙,說:“喏,這是廖曉達的作戰計劃,你也看看吧。”
楊無雙接過作戰計劃,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拱手笑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您的一番栽培苦心,完全沒有白費。”
李中易點點頭,說:“俗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將來,我軍勢必要北伐契丹,到時候啊,就讓廖曉達獨領一軍好了。”
楊無雙拱手道:“我軍將士,本就是最好的戰士,再加上良將的指揮,必能北擊韃子,攻克上京。”
在總參議司裡,負責制訂北伐計劃的,不是別人,正是楊無雙。
說句大實話,這麼多年下來,北伐的作戰計劃在楊無雙的手上,已經是不厭其煩的數易其稿。
蜀軍,不過是佔據著山川之險罷了,其戰鬥力十分有限,並不足為慮。
中原的真正心腹之患,一直都是北邊的契丹。等平滅了蜀國之後,接下來,就是籌備北伐的大計了。
按照楊無雙的計劃,北伐的漢軍,至少需要三十萬之眾。其中,騎兵也至少要在八到十萬之間,不然的話,即使正面擊敗了契丹軍,也難以最大化的擴大戰果。
如今的戰略形勢,早已經不是柴榮當政的那個時代了,最重要的區別是:幽雲十六州已經重新回到了大漢朝的懷抱。
這麼一來,漢軍的北伐,就可以依託燕山和長城,作為出發的陣地。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形勢很不錯。
至於騎兵部隊,湊齊八到十萬人,其實不算什麼難事兒。
畢竟,李中易最早就是從西北起家的。在殘酷的鎮壓了党項族拓拔家之後,靈夏諸州的党項各部,已經是俯首帖耳長達十餘年之久。
按照漢軍出兵的習慣,從西北調動騎兵出來,肯定不可能留著党項各族的壯漢們,給其犯上作亂的機會。
在大西北,只要是漢軍出擊,党項族各部必須按照十丁抽一丁,甚至是五丁抽一丁的老規矩,追隨漢軍一起出擊。
當然了,宋雲祥常駐於靈州這麼多年,除了以強大的兵威震懾党項族各部之外,經常做的事就是挑撥各族之間的關係,甚至暗中慫恿他們為了爭奪肥沃的草場,而大打出手。
俗話說的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跟隨李中易之前,宋雲祥就是靈州州衙的一名小吏,曾經無數次親眼目睹党項族各部是怎麼作惡的。
所以,李中易有意識的安排宋雲祥父子坐鎮靈夏,目的就是讓他想方設法的削弱党項各部的實力。
儘可能的減少党項一族的男丁人口,持續不斷的遷移中原漢民去西北屯田實邊,這一直是大漢朝長期執行的最高邊疆政策!
通俗的說,也就是仗劍屯田的漢民越多,則邊境地區越是安穩!
等到漢軍大舉北伐的時候,再從党項各部中抽調一大批蠻子騎兵,送上戰場,趁機消耗掉一部分精壯的党項蠻子。則契丹人和党項人雙雙被削弱了,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