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4章 二將爭功

當廖山河那邊傳來訊息,他已經距離陽平關不足一百里路之時,李中易已經在興元府內待了足足八天時間。

這八天內,朝廷官軍一邊安撫百姓,一邊針對大地主大豪紳們,展開抄家的行動。

抄家得來的收益,令李中易十分滿意,別的且不說它了,單單是銅錢,就得到了兩百多萬貫。

至於抄家得來的糧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多萬石,朝廷官軍的後勤危機,瞬間被化解了。

打土豪之後,便是分田地了,朝廷官軍的將士們,早就乾的駕輕就熟。

先是拿出五十萬石糧食,分給城裡城外的窮困百姓,然後曉諭城,每個成年男丁可分一百畝地,成年女性八十畝。

在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的前提下,他們的眼光自然是短淺的,有糧分有地分,自然對李中易感激之極。

一時間,李中易的名聲,在整個興元府內,好得不得了,簡直被當作是萬家生佛一樣的供著。

李中易的心裡很清楚,在農耕文明時代,如果不抑制土地兼併的話,則朝廷的稅收會與日俱減,最終必是難以為繼之下的橫徵暴斂。

橫徵暴斂,讓老百姓的負擔不斷加重,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揭竿而起!

所以,不僅僅是興元府,在國的範圍內,李中易透過抄家分糧的手段,盡最大可能的增加自耕農的數量。

自耕農,才是帝國的兵源和財源,而大地主們卻是躺在帝國身上的寄生蟲。

留下五千兵馬看守興元府之後,李中易領著主力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城,趕去和廖山河的兵馬匯合。

距離陽平關還有十里地的時候,李中易翻身下了馬,坐到路邊的一塊大石頭上。

張三正捧來水囊,笑嘻嘻的說“皇上,喝口水吧。”

李中易接過水囊,飽飲了幾大口,順手抹了嘴角的水漬,笑道“老廖和你,誰來指揮攻打陽平關呢?這的確是個問題啊,哈哈!”

張三正被李中易一語道破了心思,他確實想繼續獨領一軍,爭取搶先攻破陽平關。

可是,張三正心裡也明白,廖山河是帝國六大方面軍頭之一,聲名赫赫的南鄉侯。

無論是資歷,還是戰功,張三正都比廖山河稍遜數籌,完無法相提並論。

可是,此次西征的路上,李中易屢屢授予張三正指揮軍的權。

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誰行低處流!

一旦嚐到了大甜頭之後,張三正就很難再回頭了,他連做夢都想繼續獨立指揮作戰。

李中易自然非常瞭解張三正的心思,只是,張三正的資歷實在尚淺,遠不如廖山河那麼的經驗豐富。

如今的朝廷官軍,有了火炮、雞尾酒及神臂弩的火力支援之後,將領們的指揮能力,只需要保持中流以上,便可以確保必勝。

也就是說,只要穩打穩紮,不中埋伏,即可碾壓同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

李中易十分篤定,將來北伐之時,契丹人在吃了大虧之後,絕對不敢再和朝廷官軍打大規模的陣地戰,而會是流竄作戰,趁機偷襲漢軍的後勤補給線。

休息了大約半刻鐘左右,大軍繼續上路,李中易翻身上了“小血殺”,在親衛們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直奔陽平關而去。

就地形而言,陽平關才是真正的漢中和蜀地的鎖鑰之關,妥妥的易守難攻。

陽平關古稱陽安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邊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地勢極為險要。

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評價!

“稟皇上,廖山河請來迎駕。”哨探稟報了訊息之後,李中易不由笑道,“他倒是來的不慢啊。”

張三正使了個眼色,眾親衛們變幻了一個陣形,將李中易更加緊密的護在了人群之中。

“臣廖山河,拜見皇上。”

見李中易騎馬而來,廖山河早早的下了馬,退到路旁,深揖到地。

“罷了,平身吧。”李中易笑望著廖山河,擺手示意他的毋須多禮。

廖山河湊過來,順手牽住“小血殺”的韁繩,笑著說“託皇上您的福氣,臣一路過來,輕鬆無比。”

李中易笑了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