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月如鉤,給這個蕭瑟狹窄的小園籠罩上一層輕紗般澄澈輕寒的月輝。
園中一角植有一叢蒼翠欲滴的水竹,竹葉青青,上面佈滿瞭如洗的月華,隨著修長竹枝被夜風拂動後的每一次婆娑起舞,竹葉上的月光便散碎成千萬條斑駁的銀蛇,而後又隨著夜風匯合成一片光之流泉。
夜風徐來,拂動竹林出瑟瑟如詩的清音;月華如水,在萬千片青青竹葉上或分或合的演化出無窮變數的朦朧幻象。
竹後是一間透出淡黃暖光的書閣。
竹下是一個身形頎長的清朗少年。
少年肩頭閒披著的那襲布衣已經洗的泛白,恰與素輝的月光相得益彰,他的手中握有一管翠竹製成的洞簫,此時正綿長靜遠的奏出清越的曲調。
蕭主蒼茫,但這管洞簫卻在少年的手中流出了本應是長笛才有的清越之音,音隨意轉,渺渺蕭音呈現出的是一副曾無數次在少年夢中出現的幻境世界。
朝飲王母池,暮見五雲開。
吞舟湧海底,高浪駕蓬萊。
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
嫦娥龍虎衣,飄颻戲九垓。
舉手弄清淺,織女伴霞來。
………………
天宮世界,璀璨飄渺,瑞氣千條,霞光萬道,少年想象中的九天仙界隨著清越的蕭音流逸而出,自有一股褪盡人間煙火的出塵,恰與小園不遠處聯排青樓中隱約傳來的靡靡急管繁弦之聲隔空並起。
一個是飄渺仙界,一個是紅塵欲林,二者可謂是格格不入,但少年卻不曾受到青樓柔媚管絃的侵擾,只將全部的心思都沉入了手中的長蕭,沉入了那個令他已經魂牽夢繞的太久的想象世界。
良久良久之後,閒騎逍遙四不像,默坐檀香九龍車,遍身霞繞彩雲飛,後隨丹鳳舞仙衣的九天仙界終於散去,少年手中的蕭音亦已嫋嫋做結。
收了洞簫在竹下默然靜立片刻後,少年將目光投向了浩淼的天空。
弦月如鉤,繁星滿天,玉帶似的銀河如同無數顆散落在天幕上的珍珠,散著明淨而深邃的幽光,手中輕撫著洞簫的少年仰頭看著星月,看著清麗如洗的銀河,眼中油然生出無限的好奇與痴迷。
這天幕之上是否真有輝煌瑰麗的九重仙界,這如鉤的新月上是否真有終年冰雪的廣寒宮,廣寒宮中真有風華絕代的仙子在低低吟唱著“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還有那個徒勞的砍著桂花樹的吳剛,一年一年復一年不停搗著藥的玉兔……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又過了許久之後,少年終於收束起紛飛的思緒披著一襲月輝迴轉書閣。
小小的書閣簡陋而清靜,暈黃燈盞下的長几上堆滿的全都是書,書幾左側的《論語》、《尚書》等十三經書卷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顯然是很久沒有翻閱過了。而與之相對的書幾右側,《淮南子》、《山海經》等書卻是纖塵不染,這些書卷的許多地方還因為翻動的太多而出現了一些細小的破損。
書幾正中放著的是一本裝幀非常粗疏的書卷,只看書頁上那三個字法頗不遒正的八分楷,就知道這名為《培元訣》的書卷定是手抄本無疑。
少年放好洞簫在書幾前坐下,神情複雜的看了看這本書卷後伸手將之翻開,《培元訣》裡頓時出現了一些用筆粗陋的畫像,這些畫像都是一個個不同姿勢的小人兒,小人身體內外還有一些代表著“靈氣”進出執行的細線,配合著這些畫像的是旁邊一些用詞古怪的口訣。
少年將《培元訣》前面的小半部分內容仔仔細細的又看了一遍,確定其與早已刻進心裡的那些記憶完全重合無誤後,起身到了室中一角放置的草蒲團上盤膝趺坐,依法施為。
不多不少,正好一個時辰之後少年睜開眼睛從蒲團上站起,滿臉的沮喪。
又是這樣!
三年前相依為命的祖母病重時,十二歲的段缺第一次走進那間常年被祖母深鎖的雜物房中尋東西,翻找物事的過程中很偶然的現了藏在牆角最深處的一個鐵箱子,進而又在箱子裡找到了書案上的《山海經》及《培元訣》等書。
儘管外面的鐵箱子早已鏽跡斑斑殘舊的厲害,箱子裡面的這些書卻因為油布的層層包裹而受損甚少。這口小鐵箱裡裝著的書盡屬“子不語”之列,其間記載的全是求仙訪道、海外仙山以及凡人修仙後朝遊蒼梧暮宿北海的神通之說。
段缺自幼父母雙亡,記事起就跟著老祖母相依為命,祖母嚴厲,打小給他講的故事裡就沒有一般老人們哄孩